- 註冊時間
- 2012-5-20
- 最後登錄
- 2025-8-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3099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10559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樓房家庭盆景養護
現代人的生活追求自然,時尚,簡潔,養一顆植物也是很重要的,不過家庭要怎麼養盆景呢,你知道嗎?
家庭盆景怎麼養
家庭盆景養護原則一:保持乾濕度
養盆景最重要的就是掌握好乾濕度,一般以“不乾不澆,澆則透”為原則。春秋季約三到四天一次,夏季每天一次,冬季一周甚至更長時間一次,具體視水分蒸發量而定。通常澆水時間在上午八九點為好。放在露天的盆景雨季要注意及時清理積水,以防植株根部缺氧造成窒息死亡。
家庭盆景養護原則二:適宜光照度
植物都是需要光合作用的,所以陽光的照耀是非常必要的。春夏秋季,盆景必須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放在室內的盆景必須每隔三天晒一次太陽,市場上出售的非盆景定義的南方室內植物則不需要。冬季室內放置必須有充足的漫射光以維持植株正常的光合作用。
家庭盆景養護原則三:注意室內溫度
一般盆景適宜的環境溫度在20℃到35℃,盆景進入溫室的時間要把握好,秋天進房可以在霜降后十天左右,植株在受過一兩次輕微霜凍后進房有利於來年的萌發和開花。春季出房在谷雨前后,過早出房會因冷暖交替明顯而造成春凍。
家庭盆景養護原則四:形態控制
買回家的盆景都是已經定好型的,經過一段時間的生長,植物的枝葉蔓延會導致原來形狀的改變,這時候就需要修剪枝葉,維持盆景的造型。修剪的幅度大小一般不會對植株的成活造成影響,可以任意發揮你對盆景造型的認識和創意。修剪時為避免剪成破葉和禿枝,剪口要下在柄掖處。
陽台的結構與環境
城市裡的樓房建筑,大多是採用南北向結構,一般建有前、後陽台,也有少數樓房是單面陽台。蒔養盆景都使用南向陽台。如單面陽台使用面積不夠,可以考慮在陽台所能承受重力的範圍內,增設一定的面積,即在陽台的一側或兩側內砌做一個2~3層梯型台階,也可以在陽台欄杆前緣增設一個金屬材料空架平台。
陽台盆景陳設,要考慮大小錯落,布局得體。同時,切忌煤煙、空調直接對陽台薰染與排放,經常保持陽台環境清新潔靜。
陽台的方位與光照
喜陽或半喜陽的盆景植株,一般都置於南向或偏東、偏西方位的陽台。此方位在春夏秋冬四季,陽光輻射強,光照多,有利於喜陽或半喜陽植株的生長。北向陽台光照少而弱,但對喜陰或半喜陰的植株生長有利。南向陽喜陽植株的光照,每天需要6~8小時,而北向陽台喜陰植株的光照,每天只需3~4小時就夠了。對於喜陽趨光性較強的植株,注意適時置換盆植的光照面。春夏季節,一般30天置換一次,以保持植株上下左右的枝葉平衡生長防止生長強弱不均的現象。
陽台的空氣濕度
10層左右及更高層的樓房,一般是光線充足,陽光輻射力強。在氣溫高達36℃~37℃和風力達到3~4級時,陽台空氣干燥,盆土水分蒸發快,對植株生長十分不利。若稍有不慎,就會出現植株枝葉萎蔫,甚至全部枯死。因此,要設法保持陽台盆植的水分與空氣濕度,除每日早晚各澆進一次盆土水之外,還要堅持每日用噴霧器噴洒植株葉面3~5遍(陰雨天除外)。同時陽台地面要澆灌1~2次水,以制造陽台小氣候。
加強植株水肥管理
由於陽台氣候干燥,盆植中的水肥蒸發流失很快,因此必須保持濕度,補充養份,否則就會影響植株健壯生長。陽台上的盆植對水分的需求比在地面上的需求高許多倍,春季隔一天澆一次水,夏季每天早晚各澆一次,秋季每天澆一次,冬季2~3天澆一次。總之,應掌握盆土“見干見濕,澆必澆透”的原則;因盆制宜,植株有大小,景盆有深淺,不能千篇一律。陽台盆景施肥時,要注意照顧上下、左右的鄰舍關系,不要污染環境。平時應以氮磷鉀復合肥或骨粉作盆植底肥,追施腐熟的稀薄餅肥水。為防止肥水異味四處散發,可在餅肥水缸內投放一些柑桔皮或柚皮,既能作肥料,又能化去異味,施用后將肥水缸封嚴蓋嚴。追施液肥宜在清明后進行,植株生長期每10~15天追施一次,伏天停施,立秋后每20~25天施一次,在冬季休眠期停止施肥。
主要虫害與防治
由於陽台光照強,氣溫高,虫害相對較多。筆者實踐發現,除三角楓、中華蚊母、赤楠、五針鬆等植株虫害較少外,對節白蠟、水臘、榔榆、火棘、金彈子、紫薇等盆植,經常發生的主要虫害為蚧殼虫、白粉虱、紅蜘蛛和蚜虫,如不及時防治,將使盆植枝葉局部脫落枯萎,乃至全株死亡。對上述虫害的防治辦法,採用“80%敵敵畏乳劑”加水稀釋800~1500倍噴殺,也可用“速捕殺”或“蚧殺特”藥液加水1000~1500倍噴殺,效果很好。對於蚜虫用煙草水噴洒2~3過,可以全部殺滅.
|
-
總評分: 威望 + 4
SOGO幣 + 30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