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748|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各國玉石] 孔雀石與藍銅礦 [4P]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藝術之星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9-11-5 01:52:1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孔雀石與藍銅礦

圖一



圖二


孔雀石,為一種含水的銅矽酸鹽礦物,隱晶質,無解理,呈貝殼狀斷口,硬度2 ~ 4,比重2.0 ~ 2.4,條痕為白色,通常呈綠色或青色,半透明至不透明,玻璃或土狀光澤。可供作寶石的矽孔雀石經常夾有石髓,所以硬度較大。

矽孔雀石為各種銅礦,如黃銅礦,黝銅礦變成的次生礦物。
一般淺綠色或淺藍綠色的含水矽酸銅經常產在銅的氧化帶,常和石青及孔雀石伴生。本省壽豐之矽孔雀石成薄殼狀,賦存於磁鐵礦富集之次生礦床。

孔雀石的化學成分為Cu2CO3(OH)2,是一種含銅的碳酸鹽礦物,屬單斜晶系。晶體形態常呈柱狀或針狀,十分稀少,通常成群或叢生呈隱晶鐘乳石狀、塊狀、皮殼狀、結核狀、葡萄狀、腎狀和纖維狀集合體。具同心環帶狀、纖維放射狀結構。有翠綠、草綠、暗綠色等,條痕為淡綠色。常有紋帶,其光澤為金剛、玻璃、絲絹或黯淡光澤,半透明至不透明。折射率1.66~1.91,雙折射率0.025。摩氏硬度3.5~4.5,比重3.54~4.1g/cm3。性脆,貝殼狀至參差狀斷口。加熱時會逸失水分變成黑色,遇鹽酸起反應,並且容易溶解,產生氣泡。

台灣花東地區,孔雀石以次生的礦物產于金銀銅礦床中:例如奇美等地;以次生的礦物產於含銅硫化鐵礦礦床中:例如東澳等。

圖一的孔雀石是老夫的,圖二則是資料中的精品。

圖三



圖四


藍銅礦,AZURITE,硬度3.5-4比重為3.8,礦體有深藍色玻璃光澤,為一種次生銅礦物,常見於銅礦地表的氧化帶,可轉變為孔雀石,造成孔雀石具有藍銅礦的假像。

藍銅礦又稱石青,產自薩伊、法國、墨西哥等地,西方許多畫作的顏料都是用石青做原料,但因湛藍石青與綠色孔雀石的化學成分相同,所以時間久了,會由藍色變成綠色。

藍銅礦的化學組成Cu2[CO3]2(OH)2,晶體屬單斜晶系的碳酸鹽礦物。中國古代稱為石青。晶體為柱狀或厚板狀,通常多呈粒狀、鐘乳狀、皮殼狀或土狀集合體。深藍色,條痕為天藍色玻璃光澤,土狀塊體為淺藍色。貝殼狀斷口。摩氏硬度3.5-4,比重3.7-3.9。常與孔雀石共生。
產於銅礦床氧化帶中,是含銅硫化物氧化的次生產物,可用作尋找原生銅礦的標誌。孔雀石可用於煉銅,質純色美者可做為裝飾品及工藝品原料,其粉末可作天藍色顏料。

藍銅礦與孔雀石相似,是含銅硫化物礦床氧化帶中的風化產物,是由含銅硫化物氧化所產生的,易在硫酸銅與方解石相互作用之下而成,或者與含碳酸水溶液作用的結果。
藍銅礦和孔雀石之間可以相互轉變;與孔雀石緊密共生,產於銅礦床氧化帶中。

圖三的藍銅礦標本是老夫所有,圖四是礦物網頁的標本照片。

來源:老夫的石頭記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2 08:38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