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8-2-14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62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9107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淺談台灣雅石種類
台灣雅石種類大概可分為三大類:變質岩、火熔岩、沉積岩。
變質岩的形成是因地底岩石經高溫或高壓之後,成分和結構發生改變,所形成新的岩石。變質岩主要產生在板塊推擠最劇烈的「造山帶」中,如中央山脈。
地底岩石歷經高溫或高壓之後,成分和結構發生改變,形成新岩石就叫變質岩。
1.為變質前的岩層:由於沉積或火山作用,堆積出一層層岩層。
2.擠壓岩層:在強大擠壓和摩擦力之下,產生溫度和壓力,使得深埋在地底下的岩石發生變質作用。
3.變質成新岩石:岩石裡零散分布的礦物結晶會呈規矩排列,或生出新礦物來,而變成各種新的變質岩。
台灣的變質岩雅石以玫瑰石、金瓜石 及西瓜石為大宗。第一張照片是西瓜石。
火成岩〈火熔岩〉是由岩漿冷卻所形成的。依據冷卻凝固方式的不同,分為三大類的火成岩。一是岩漿藉由火山口噴發出地面,快速冷卻形成的「安山岩」;一是岩漿經緩和噴發、漫流而出,逐漸冷卻凝固形成的「玄武岩」;一是岩漿並不噴出地面,而是在地底下慢慢冷卻形成的「花崗岩」。
由地底岩漿冷卻凝固形成,由於岩漿成分和冷卻凝固方式不同,便形成不同的火成岩。
1.安山岩:岩漿藉由火山口噴發出地面,快速冷卻形成的。
2.玄武岩:岩漿經由緩和噴發漫流而出,逐漸冷凝形成的。
3.花崗岩:岩漿並不噴出地面,而是在地底下慢慢冷卻形成的。
台灣地區的火成岩雅石,有黑石、梨皮石、花鹿石等,其中枋山地區海邊的花鹿石因海洗度細膩,很受玩石家的喜愛,可惜由於海岸地形的變化,幾乎都被碎石及細砂覆蓋,很難發現精品花鹿石。
照片是枋山海邊的龜紋花鹿石。
沉積岩的形成與河流、海洋有極大的關係。岩石可能經由風化侵蝕、切割、崩解成碎塊或更小的碎屑,再經由搬運作用將碎塊由河流上游搬移到中下游;當搬運力減小時,岩石沉積下來,進而堆積成「礫岩層」或「砂層」或「泥層」。海底中的珊瑚、藻類等,生物遺體則堆積形成「珊瑚礁石層」。沉積物不斷 的堆積,底下的沉積物半新的沉積物不斷的堆壓,而變得比較緊密。密實的沉積物之間仍有許多的孔隙,當地下水流經時,帶來的礦物質會將孔隙一一填滿,並將岩石碎屑顆粒緊緊膠結在一起。堆積在海底的沉積岩層在板塊的推擠之下拱出海面,露出地表。
龜甲石及黑膽石都屬於沉積岩,不過黑龜甲及黑膽石的密度很高,有時還會有結晶體發現,是否列為沉積岩不無疑問,希望能有前輩指教。
照片不用說,大家都知道是龜甲石。
來源:老夫的石頭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