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8-2-14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62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9108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探
為了發掘有潛力的球員,著名球隊會派出「球探」,四處探索,多方爭取。同樣為發掘有潛力的演員,認真的影視公司,也會派出「星探」。
我想倫理會也應該學樣,就各分會會員中,徵求「探員」。或委託會員們代邀他們的親友,客串「探員」。四處採訪,為中華倫理傳統的原則,找出當代的實行家。或以文字紀錄,或以錄音訪問,定期彙送會內編輯部門整理。
整理出來的資料,可以寫入「倫理月刊」和「企業倫理」這兩份刊物,可以編成專書,可以在報紙闢一個專欄,可以到電台、電視台闢一個時段。運用本土的潛德幽光,來化除暴戾之氣,來轉移庸俗的世風。進而匡正人心,增進祥和。
台灣的大都市多已現代化了,但廣大的鄉村,依然有傳統的保守。「為善不欲人知」的原則,早已深入人心。即如嘉義何老人的行善團,何嘗為沽名釣譽而造橋?無數的倫常光輝的事跡,不可能由他們自己提出來,去「申請」好人好事的褒揚。
有著庸俗的「作秀」心態的人,永遠不會了解「為善不欲人知」的崇高和純潔。不為人知的潛德幽光,所以必須我們主動去發掘,所以必須去探求,所以必須先把「探員」動員起來。
—「為善不欲人知」是美德,發揚出來便是善行和教育。
來源:慈 聲 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