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11|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離開語言文字的不二法門──佛法教曉我們無言的可貴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藝術之星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9-11-10 00:57:1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離開語言文字的不二法門──佛法教曉我們無言的可貴

在某些場合,保持沉默是可貴的,若大家都是怒不可遏,互相對駡,這只會把事情弄糟,這時若能保持緘默,不說話、不發聲,則可以讓大家的思想冷靜下來處理問題;就像歌手張國榮主唱,由許冠傑填詞的歌曲《沉默是金》的歌詞那樣:「夜風凜凜,獨回望舊事前塵,是以往的我充滿怒憤。誣告與指責,積壓著滿肚氣不忿,對謠言反應甚為著緊。受了教訓,得了書經的指引,現已看得透不再自困,……任你怎說,安守我本份,始終相信,沉默是金......。」所以有時人與人相處,沉默是金,說話是銀。

中國的禪宗,著重意會,不重文字語言;禪門公案中最重要的一篇,是《聯燈會要》釋迦牟尼佛章中所說:「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華示眾。眾皆默然,唯迦葉破顏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正法眼藏」乃指禪宗所傳之心印,亦泛指佛所說的無上正法。佛的心眼通達真理智慧,名「正法眼」,故能洞徹實相萬德含藏之無盡「藏」。「正法眼藏」亦即《法華經》所謂之「佛知見」,也就是由釋尊付囑迦葉,輾轉相傳,佛所徹悟的不可思議、無有分別的涅槃妙明真心。「拈華微笑」,被一般人看作是「禪源」,禪宗是從「拈華微笑」而來的;禪宗以心傳心的第一宗公案(典故),包含兩層意思:一是對禪理有了透徹的理解,二是彼此默契、心神領會、心意相通、心心相印,是無言的最高境界了。

佛教的中道實相,即「不二法門」,是不可用語言來表述的。《維摩詰經》中講到:「於是文殊師利問維摩詰:『我等各自說已,仁者當說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時維摩詰默然無言。文殊菩薩歎曰:『善哉!善哉!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這段經文主要是說佛教的第一義諦,不二法是離語言文字的,是在眾生的悟解和實行中,是不可以用語言文字來說明、描述的。維摩詰居士默不作聲,這其實是不言之言,不說之說。佛教裏講的文字並不僅僅指語言及書本上的文字,而且認為一切指稱和啟示都是文字,所以禪宗裏有「溪聲儘是廣長舌」的說法,認為盡虛空,遍法界的一切存在都在說著宇宙的真實義諦。如此看來,維摩詰居士當機不語,這豈不也是一種高明的表達形式。由此可知,第一義不是文字相,但又不離文字相。因為沒有文字相,佛教的第一義也就不能讓人瞭解了,這也就是《中論》中說的:「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一以世俗諦,二第一義諦,若人不能知,分別於二諦,則於深佛法,不知真實義。」的意思了。

來源:佛門網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21 16:01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