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8-2-14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62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9107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放水燈
據聞放水燈的文獻記載始見於宋代,民間以放水燈通知水中鬼魂和餓鬼,來接受拖捨。水燈一般都以色紙作成蓮花形,主要為使神光照破幽冥,使亡靈乘光得悟,脫出冥界。在臺灣是用竹條和紙糊製,有圓形燈或小屋形的紙厝。在普渡的前一天,由僧人或道士引導遊行,持圓形燈在前頭,拿紙厝在最後。行至河邊將燈置在水燈筏上,放入水中,稱為「放水燈」。因此水燈施放有開光引道、普渡孤魂之說。不少地方都會舉行盛大的放水燈活動,如臺灣、日本及泰國等等。
水燈是放進水裡的紙燈,把水燈放在河流中,隨波逐流而去,其目的是普渡水中的孤魂野鬼,因為靠海邊,經常會有人戲水溺斃或船員出船遭遇不幸的情形,一般而言、這類後弧魂眾是很小獲得人們關注。不過有些地方的習俗不僅關注陸地上的孤魂眾,也要照顧水中的。據聞放水燈是藉著水燈的燈光把溺死的鬼魂聚集起來,讓他們浮出陽間,表示歡迎水府裡的孤魂上岸接受款待。放水燈前,岸邊還會請僧道誦經致祭,並準備牲醴及祭品。但有些地方風俗、則以放水燈作為許願祈福的用途。
放水燈有個神話故事。據說是來源於印度婆羅門教。從前有一對白色的烏鴉,築巢于喜馬拉雅大雪山近河的大樹上,一天雄鴉外出覓食,迷失歸途而不知去向,留在巢中的雌鴉正在孵著生下的五個蛋。不料刮來一陣狂風,把孵蛋的雌鴉吹落樹下,當風停後,雌鴉折回原地,盤旋再三,不見巢和蛋,於是極度傷心,日夜為五個蛋悲號,結果悲戚而死。迨後,已轉世為大梵天王-----印度國人視其為造物主。至於五個鴉蛋呢?被母雞、母水獺、母牛、母鹿、母獅子各銜去一個後孵化,誕生的都非鴉而是人。此後,各成為婆羅門的至尊。他們各自長大成人後均要求出家為僧,在大雪山中隱居潛形。一天他們相遇於路上,寒暄後,獲悉均屬失去父母者,於是各自祈禱,以見生身父母為最大願望。禱畢,大梵天王遂化身白鴉出現在五僧人跟前,陳述一切經過,並告訴他們:如果它們想見生身慈親時,可在每年12月月圓之夜,用紗線連結蕉葉製成蓮花碗型,中間插上香、點上燭,放入河中,便可漂流到你想見的慈親那裡去了。於是放水燈就成了當地的風俗。自佛教傳入我國後,這種風俗也漸漸在我國流傳開來。
來源:道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