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32|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活佛師尊慈語【禪定】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藝術之星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9-11-18 06:16:3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活佛師尊慈語【禪定】


◎禪定,就是一心不動,止息『身、口、意』三業。禪定乃修禪第一步工夫,何以要從禪定修起?因為人為心之表,心靜則慧生,慧生則神定。試問心旌搖搖,何能生慧?是故佛法有『如如』之訣。何謂如如?就是:『內如木石,不動不搖;外如虛空,不塞不阻。』

◎第一如,就是指心無所動;第二如就是指身如虛空。『如虛空』三字,是叫我們不可在身上著意。身體初來赤裸無物,今雖有衣蔽體,但不可生意自以為衣,更不可研究此是何衣,無所介意,就謂之身如虛空。

◎吾人如能修至『如如』,自能得到『不住心』,所謂『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指此而言。至於如何才能修到『無住心』呢?迦葉尊者云﹕『世人欲了了識,而得不住之心,要先求『三世不攝』。

◎所謂三世不攝,即過去事已成過去,切莫思量,則無過去心,是則前世心已不攝。現在既為現在,莫生著心,著者執著也,不著則心平,不所謂不滿現實,能不著,自無現在心。未來事未至,不可求,不可願,自無將來心。能如此,則心清神爽,無牽無礙,不阻不塞,如如法境,當在目前矣。就算善惡都莫思量,思量便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始得禪定之真意。

◎現在再進一步解釋禪定,禪就是外離一切相,見境不生境;定就是內心不亂,心不住境。此之謂禪定。修禪定應從無念入手。何謂無念?無是無著其事,念是念古追昔。故『無念』就是無目前種種事體之思量,有其事行若無事,至於過往事不可生念,就算好事惡事,皆不可追憶。何以故?因為本性入一片寧靜止水,動不得。如果追念過往,未免有喜怒哀樂之感。七情一動,止水之心便生波浪,漸趨於亂,一亂便失之於定。因修禪定必先從惡念入手〈斷除惡念〉。

◎其次,最初修惡念之時〈斷除惡念〉,往往不能乾淨,照例常見有境之時。不過見境不足為害,最重要者就是見境不住境,亦不可執著不通。例如舞樹歌壇,亦未嘗不可去,身雖處境而心不住境,舞動於中,等於未去。如果其心住境,動念不停,雖其身未去,亦等於去。所以佛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要我們要『無念滅念』,有念要滅念,無念不可生念。此為修心第一要諦也。

來源:道法自然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7-30 20:46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