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8-2-14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62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9107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本文最後由 力寶龍 於 2019-11-21 00:35 編輯
狼蹤取物
從高美大橋土地公廟前的小路,右轉鄕道沿著堤防一直開到蛇籠堆砌的駁坎,停好車發現有兩部小貨車又來盜取溪中大型的漂流木,怕引起誤會,下溪後離得遠遠的往下游方向前進。
溪床的風有點涼,雖然裡面穿衛生衣還是鼻水直流,後悔把夾克丟在車上。
下游的石灘非常遼闊,水退的較低溪床都是泥土覆蓋的石堆,較高的石灘則沒有泥土覆蓋一眼望去覺得希望無窮。
一路挖起一些小龜,都放生在大石上,石灘的沙土有許多鞋印及腳印,依照尚未被風吹亂的狀況研判,應該是不久前留下的,儘管如此,還是決定在這片石灘上找尋。
荖濃溪 的溪床非常寬廣,即使再多人走過,也不可能每一吋地方都被翻過,何況再仔細也會有漏眼之龜。另外,我也一直堅信要與石有緣,如果有緣,自然會與你碰面,如果無緣,也會在跟前與你擦身而過。
在一顆大石上發現有一個半拳頭大的粗紋龜甲,應該是早上前來的石友放生的,紋路粗獷而且形狀也不差,看看後放入背包。不過這一顆龜甲的石英紋顯得沒有生氣,看起來像一顆死龜,後來還是決定放生。
在偌大的石灘找尋隱藏在石縫中的龜甲很不容易,我是以N字型的行進路線,把眼光用45度角的方式一路搜尋,在一株漂流木附近眼光閃過一些線條,我馬上趨前挖掘,形狀如第一、二張照片,應該可列為下課級的龜甲,二話不說當然入袋。
由於周六參加立委選舉公辦政見會監察小組工作時扭傷右腳踝,在溪床中行走不太方便,撿到這一顆滿意的龜甲後,折返往上次與周太太及多多走過比較平坦的砂堆回程,撿了一些鐵丸,以及幾顆小品龜。
最後一顆是龜甲與鐵丸共生,此類共生石在荖濃溪 經常可以發現,紋路雖然平凡,不過水洗度甚優,拿回家敦親睦鄰也不錯。
10點30分,計算回程時間剛好,結束在荖濃溪 兩個多小時的狼踨,因為有所獲,因此本篇名為「狼踨取物」〈囊中取物〉。
來源:老夫的石頭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