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8-2-14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62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9108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外國的月亮圓
幾位朋友閒聊,談到寫作和出書的經驗時,個個都對自己失敗的經驗—校對,大嘆苦經,認為校對非常困難。第二重困難是出版商人的惡劣—沒有時間的責任,往往一拖再拖。
王先生自己未出過書,自然也沒有「校對」過什麼文章。唯一的一次,是替他外叔祖校對一部詩集,前後經歷三年。舅舅遠在國外臥病,但事事還是先要請示他。詩中古字很多,有些字需要現鑄。經過了三校五校,還有遺漏,竟未校出。最後印成裝好,除了尚有少數遺漏的字而外,也還有不少已校未改的。
王先生經驗不足,能力不足,但已盡了心,也盡了力,態度不失為負責。出版商拖延時間尚有可原,但已校不改的過失,就顯得高度不負責任了。
座中有一位管先生,他除中國文學外,還精通英文和法文。他說他讀過不少中、英、法文的名著,讀時不覺得怎樣,聽王先生等這麼一說,才發現兩個現象。第一,好像讀過的英法名著中,沒有發現過錯字。第二,中國的古版名著,也未發現過錯字。外國印書是分工制,排版、校對、印裝分別簽約,大多能負責,較少出錯。中國的祖先們也由於「負責」,少有錯字。他們自小的教育是,字如寫錯,先錯到底,然後在右上角劃「〤」作廢。你如果嫌費事,你就小心不要出錯。
—天上月亮一樣圓。人間的月亮能一樣圓嗎?
來源:慈 聲 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