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8-2-14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62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9107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龜甲痴
撿石賞石,個人對龜甲石有一份偏好,除了種類甚多外,那些流竄的線條經常讓我著迷。
不論是陽紋或陰紋,不論是石英或方解石形成的晶洞或叢生,我常常對著龜甲石的那些紋路有著無限想像的空間。
台灣本土龜甲石產地非常多,一般來說有紅、白、黃、灰、黑各種顏色,除了灰龜甲及白龜甲外,線條紋路與石體有比較強烈的對比。
北台灣我只到過頭前溪,中部則去過中寮 及國姓、埔里 ,南部去過的地方比較多,其中荖濃溪 及保力溪是再熟悉不過,可是這些石場也是石友的必爭之處,除非與石有緣,想要找到一顆滿意的龜甲實在不易。
透過網路拍賣或者石友的割愛,我也經常會以可接受的價位,甚至可以說非常便宜的代價購買到滿意的龜甲。我說滿意的龜甲,純粹是個人的觀點,因為我一不參展,二不轉售,所以無論是自己辛苦撿拾或者割愛或者石友的餽贈,對於每一顆龜甲我都珍惜有加。
龜甲石是因形命名,不霧過真正紋路的分佈極似龜甲紋的屬於珍品,一般來說有石英線條呈八卦紋或者網格狀或者流竄紋路的,都統稱為龜甲石。
龜甲石是屬於沉積岩的一種,沉積岩的主要特點為具有各種沉積構造現象,可以根據這種現象決定沉積時的環境、上下層面、和古水流方向等,所有構造現象可以由其成因分為兩大類別和無數個別現象。
機械的構造現象:層理(Stratification)、泥裂(Mudcracks)、波痕(Ripple Marks)、表面痕(Surface marks)、拖痕(Tool marks)、挖痕(Scour marks)、同時變形構造(Penecontemporaneous Deformation Structures)。
化學的構造現象:溶蝕構造(縫合線 Stylolite等)、積聚構造(結核 Concretion、團塊 Nodule)、複式構造(晶洞 Geode、疊錐 Cone-in-cone、龜甲石 Septaria)。
龜甲石(Septaria)為扁圓形的鈣質結核,具有放射狀的龜裂方解石充填,是鈣質結核因脫水收縮而形成。
黑龜甲及紅龜甲的硬度很高,沉積岩會產生這種結果我很懷疑,我對地質學沒有研究,砂質的龜甲石一看就知道是沉積岩,至於其他密度高的龜甲石,例如北部的膽質龜甲,還有待高手指點。
多深入了解有時會自尋煩惱,不過假如能透過資料的蒐集和前輩的指點,對於收集的石種可以更上一層的理解,也是一種學問。
來源:老夫的石頭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