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39|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81)-德遵普賢第二(5) [複製連結]

Rank: 8Rank: 8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0-1-1 07:42:3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而為上首」,表以上十六正士為會中無量無邊、一時來集之在家菩薩中之上首。據《會疏》及《甄解》義:(一)普賢、文殊正是釋迦會中上首。故舉兩大士總攝會中一切菩薩。(二)彌勒是當來賢劫成佛諸菩薩之上首。(三)賢護等十六正士是會中居家菩薩之上首。此說穩妥,故不採淨影之說。彼將文殊、普賢亦並於賢劫成佛之菩薩中也。

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具足無量行願,安住一切功德法中。遊步十方,行權方便。入佛法藏,究竟彼岸。

本品從「咸共遵修……」至品末之「不可思議」皆是讚嘆普賢大士暨會中一切菩薩之德。

「大士」者即菩薩,即大道心有情。士謂士夫。大者,即前釋大道心之大,茲不贅。本經會中,以普賢菩薩為一切菩薩之上首,餘文殊、彌勒、賢護等出家在家菩薩,暨十方來會無量無邊之諸大菩薩,皆悉遵行普賢大士之德。普賢大士乃華嚴長子,其至德即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也。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謂大士十種廣大行願……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

如上十願,願願皆曰:「我此大願,無有窮盡。唸唸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行願品》復云:「若人誦此願者。……是人臨命終時,最後剎那,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親屬,悉皆捨離。一切威勢,悉皆退失。輔相大臣、宮城內外,象馬車乘,珍寶伏藏,如是一切,無復相隨。

唯此願王,不相捨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到已,即見阿彌陀佛,……其人自見生蓮華中。蒙佛授記。得授記已,經於無數百千萬億那由他劫,普於十方不可說不可說世界,以智慧力,隨眾生心而為利益。……能於煩惱大苦海中,拔濟眾生,令其出離。皆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又其中第十願「普皆回向」顯「普」。從初禮敬乃至第九願「恆順眾生」顯「賢」。

故知十種大願,顯「普賢」義。「賢」則豎窮三際,「普」則圓攝無餘。《清涼疏》云:「果無不窮曰普。不捨因門曰賢。」正顯經中普賢,即位後普賢,亦即善導大師所謂,從果向因之相。

又普賢偈云:「我既往生彼國已,現前成就此大願。……普願沈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是即普賢自言,我既往生極樂國已,成就所發之十種大願。乃以殊勝行願功德,皆悉回向眾生,同生極樂。

普皆回向,乃成「普」義。彌陀四十八願,攝一切眾生,是「普皆回向」之本源。普賢十大願王,正是彌陀大願之第三十五願之廣演。願曰:「生我國者,究竟必至一生補處。

除其本願為眾生故,被宏誓鎧,教化一切有情皆發信心,修菩提行,行普賢道。」(此願留在第二卷中詳釋)由是可見,會中聖眾,多是曾生極樂,被宏誓鎧,遊化十方,助佛宏化。如是輾轉教化,輾轉度脫,是故經中,無量無邊一切菩薩,皆遵普賢大士之德。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 ... id=1230&cid=124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20 00:06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