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59|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資訊] 高達8成不自知 30萬人恐有肌少症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0-2-3 00:30:4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高達8成不自知 30萬人恐有肌少症

台灣肌少症的發生率為7至10%,估約30萬人有肌少症,但只有20%知道自己有肌少症問題,高達80%患者並不自知。臺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高齡醫學科主任彭莉甯警告,台灣老年人飲食多半粗茶淡飯,蛋白質攝取量普遍不足,若平日沒有運動習慣,肌肉量流失會更嚴重。

長輩吃得清淡 蛋白質恐不足

肌少症是一種老年人肌肉流失,進而影響身體機能的疾病。因為肌肉流失,導致體力、代謝機能都會下降,走動時容易累、沒力、易跌倒,但若不動,會使代謝更差、體重增加,陷入惡性循環;久了會影響情緒、食慾、精神狀態、認知功能。

彭莉甯指出,人在40歲後身體機能漸漸退化,常會感覺疲憊、沒活力,身體肌肉量也會每10年掉3%至8%,且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加速,50至80歲時,流失約30至40%;且研究顯示,華人肌力較易退化,女性長者的握力甚至每年會減5%。

彭莉甯指出,45至65歲的台灣成年人,有9成乳品攝取不足,蔬果達標不到2成,年輕時雖看不出毛病,但年老時疾病會出現。許多老人家認為,年紀大了飲食應更清淡,不但肉類不吃,有的連蛋也不吃,導致營養不均衡,肌肉反而加快流失。

小腿圍小於33cm 警訊

彭莉甯建議,為讓肌肉生長,每天應補充1克到1.2克蛋白質,肉類、蝦子、豆腐、牛奶、雞蛋、豆漿等,都是好的蛋白質來源。此外,要搭配運動才能增進蛋白質合成,提升體力,「光吃營養素沒用,一定要運動」。

近年國際研究指出,小腿圍粗細和肌少症風險息息相關,日本研究也顯示,若雙手可圈住小腿最粗的部位,就代表過細,未來肌少症風險是常人的6倍,死亡率也比小腿圍粗的人增加數倍。

台、日、韓的專家組成亞洲肌少症工作小組,將於今年底前提出適合亞洲人的肌少症新指標,凡是年齡65歲以上,男性小腿圍小於34公分、女性小於33公分,就可能是肌少症危險族群,建議進一步評估握力、走路速度、蹲下站起時間等下肢肌力測試,並儘早展開飲食控制和運動,避免病情加重。

(自由時報健康醫療網)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曾有版管責冰至,文章轉貼沒啥用,每發一文俱心虛,更看勳章為壓力。唯見高管滿勳章,原來意指是他人。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5 07:19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