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186|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植栽技術交流] 皂莢的價值和栽培技術 [6P]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0-2-4 00:45:0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皂莢的價值和栽培技術

修煉曾君些,傳聞固異常。壇留皂莢樹,人去白雲張。龜得胎中息,神藏肘後方。遼東鶴未返,華表夜蒼蒼。——宋•王逵《沖虛宮》


皂莢,蘇木科、皂莢屬,落葉大喬木,別名:皂角樹、皂角、豬牙皂、牙皂、雞棲子、大皂莢、長皂莢、懸刀、烏犀。原產中國長江流域,中國北部至南部及西南均有分布,海拔500~1000m。皂莢樹幹高大、樹姿雄偉,為生態經濟型樹種。耐旱節水,根系發達,可用做防護林和水土保持林。皂莢樹耐熱、耐寒抗污染,可用於城鄉景觀林、道路綠化。皂莢樹具有固氮、適應性廣、抗逆性強等綜合價值,是退耕還林的首選樹種。用皂莢營造草原防護林能有效防止牧畜破壞,是林牧結合的優選樹種。


皂莢樹高可達30m,枝皮灰色,葉為羽狀複葉。花雜性,黃白色,組成總狀花序。莢果帶狀,果肉稍厚,兩面臌起,果瓣革質,褐棕色或紅褐色。種子多顆,長圓形或橢圓形,棕色。花期4~5月,果期5~10月。皂莢性喜光、稍耐蔭,耐旱、喜溫暖濕潤的氣候及深厚肥沃的濕潤土壤。根系深、壽命長,對土壤要求不嚴,在石灰質及鹽鹼甚至粘土或砂土均能正常生長。莢果煎汁可代肥皂用以洗滌絲毛織物,嫩芽可食。莢、子、刺均入藥,有祛痰通竅、鎮咳利尿、消腫排膿、殺蟲治癬之效。皂莢種子含有豐富的半乳甘露聚糖膠和蛋白質成分,廣泛應用於石油鑽采、食品醫藥、紡織印染、採礦選礦、兵工炸藥、日化陶瓷、建築塗料、造紙、農藥等行業。皂莢樹的木材堅實,耐腐耐磨,黃褐色或雜有紅色條紋,可用於製作工藝品、家具。


皂莢的育苗技術

(1)採種,選30~50年生健壯母樹採種,採下皂角後攤曬,碾碎莢果,篩出種子,陰乾後裝袋干藏。干藏前可用沸水浸種20~30s,在20℃氣溫下,封閉3天,即可防止象鼻蟲危害。播前1個月浸種催芽,消毒處理,然後倒出浸入涼水中,每日換水,部分種子咧嘴時即可播種。或在秋冬將凈种放入水中浸泡吸水,混濕沙貯藏催芽,次春種子露白時播種。

(2)育苗:在選好的苗圃地上,整地施肥,做成低床。3月中旬至4月上旬,開溝條播,行距20~25cm,覆土2~3cm,稍加鎮壓,適當遮蔭,保持土壤濕潤。出苗後逐漸去掉遮蔭,苗高10cm左右間苗移栽,定苗株距10~15cm。

(3)苗期管理:苗木生長期適時鬆土除草,噴藥防治蚜蟲和螻蛄等害蟲。6~8月追施肥1~2次,促進苗木生長,當年苗高可達50~100cm,即可出圃栽植和做生籬。「四旁」綠化需培育成大苗,移床定植株行距為0.5×0.5m。加強肥水管理,及時抹芽除櫱,育成苗冠圓滿、苗干通直的大苗。




皂莢的栽培技術

(1)栽植,春秋兩季均可栽植。春季易旱的地方,秋季栽植成活率較高。皂莢可在「四旁」綠化零星栽植,選擇地勢平緩土層深厚、背風向陽的坡地成片造林,或在果園、苗圃周圍植為生籬。

(2)株行距,「四旁」零星栽植株距一般為3~5m,植穴規格多採用0.5~0.8m的大穴。栽後及時澆水,確保成活。成片造林株行距4×6m。生籬可栽雙行,行距0.4~0.5m,兩行植穴彼此錯開,以便早日形成樹牆,起到防護作用。幼樹長到2~3m高時,剪去主梢,同時修理生籬內外兩側萌發的枝條。零星栽植的皂莢,2~3年後要適時修剪,去除粗大側枝,加速主幹生長。


來源:中國農林科技網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SOGO幣 收起 理由
夢幻仙女 + 2 + 30 您發表的文章內容豐富,無私分享造福眾人,.

總評分: 威望 + 2  SOGO幣 + 30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曾有版管責冰至,文章轉貼沒啥用,每發一文俱心虛,更看勳章為壓力。唯見高管滿勳章,原來意指是他人。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19 05:25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