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2-26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508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3890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第兩百五十八章 暴漲的名望
高明以為城門口之所以跪了這麼多百姓,是因為城門衛兵太過冒失,但是他錯了。
要知道,哪怕大唐的等級再森嚴,就憑著城門衛兵的一句“見過太子殿下”,也不可能讓城門口跪滿了百姓。
高明並沒有意識到,他在晉州的聲望有多恐怖。
當初李世民同意高明的意見,並把晉州劃分成為“自治州”之後,高明就讓李狗蛋對免除了晉州百姓的農業稅,晉州的財政收入只以收取商戶的交易稅為主。
一個政策的下達和實行,並不是嘴巴一張一合就能完成的,那是需要很多人去實施的。
剛開始的時候,因為李狗蛋是一個人,所以進度自然也快不起來,但是自從上次高明來幫他選拔了一眾官員之後,這個免稅的進度也就快了起來。
要知道,如今的晉州城很多新上任的官員,幾乎都帶著“代理”兩個字,他們也希望自己早點轉正,所以工作起來自然是不遺餘力。
而當上個月高明建立了大唐皇家商業聯盟,並把吳老六和陳玉派到晉州來之後,這個免稅的進度可謂是突飛猛進。
如今晉州已經實現了整個州郡免除農稅,在這樣的情況下,晉州的很多地主都受到了不小的衝擊,其中以滎陽鄭氏為最。
晉州當初是鄭氏的地盤,這裡有很多土地都是屬於鄭家的,這些土地鄭家不需要向大唐戶部繳納稅收,但是那些為他們種田的農民卻要向他們繳納地租,這就等於是和大唐搶稅。
但是現在不行了,高明已經免除了晉州的農稅,種多種少都是農民自己的,在這樣的條件下,百姓們寧可去自己開墾土地,也不願意幫鄭家的人種田了。
這樣一來,當然也有人提出異議,但是高明用一句話就打發了。
“我的地盤我做主,我說什麼,就是什麼,在晉州這一畝三分地,我的話就是王法!”
如今,誰都知道晉州是高明的地盤了,連滎陽鄭家這樣的龐然大物,在高明的面前也得低頭做人,其他人自然更不用說,更沒有人敢拿高明的說過的話當笑話。
接著,高明又讓李狗蛋下達了另一個命令,那就是一旦土地荒蕪,就要以晉州農田平均產量的十倍進行處罰,如果交不出錢,不但要收回其名下的土地,甚至還要坐牢或者流放。
這個政令一出,頓時就嚇壞了不少地主和門閥,為了不受處罰,他們有的變賣了土地,而更多的,則是用高價雇傭百姓為他們耕作。
在晉州,地主們的農田占了整個晉州農田的三成,正是因為有了這麼多地需要請人耕種,所以雖然還沒有到收穫的季節,但是晉州百姓的手裡卻都寬裕了起來。
沒到收穫的季節,就感受到了收穫的喜悅,這讓晉州的百姓感到很幸福。
沒有對比,就沒有差距。
之前被滎陽鄭家掌控的晉州百姓生活困苦,一場大雪就讓百餘人死於饑寒,而如今晉州被高明掌控之後,百姓不但吃飽穿暖,而且手裡還有了餘錢。
雖然是同一個地方,但是由不同人掌管著,百姓生活的狀況可以說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百姓的心裡跟明鏡似得,他們知道誰對他們好,所以雖然很多人都沒有見過高明,但這並不妨礙他們對高明的感激和崇拜。
而當高明委任的大唐皇家書院負責人周政站出來,並吼出那一句“太子殿下說了,讓晉州百姓人人有飯吃,讓晉州的孩子人人有書念”時,頓時又把高明的聲望推向了一個高峰。
這話確實是高明說的,當時高明正在視察建設當中的大唐皇家書院,所以下意識的學著以前新聞中領導的臺詞,說白了,這只是他隨口一說而已,回了長安之後他就把這話給忘了。
但是周政卻沒有忘,而且還當真了,不當他當真了,就連晉州的百姓也當真了。
所以,此時高明在晉州的聲望已經達到了一個恐怖的程度,只要有人敢在大街上說他一句壞話,立馬就會有一群人上去教他重新做人。
如果把高明比喻成後世的明星的話,那麼整個晉州的百姓都可以說的他最狂熱的粉絲!
高明被整個晉州所崇拜著,很多百姓甚至在家裡為他立下了長生牌位,希望他能身體健康,長命百歲,並告訴自己的子女,太子殿下是晉州的恩人,是他們的恩人。
不但晉州的百姓對高明充滿了感激和崇拜,那些在晉州經商的行商們,也對高明充滿了敬意。
在晉州這片土地上,沒有人看不起他們,也沒有官員對他們盤剝壓榨,只要他們按照晉州府的規定,老老實實繳納了應該上交的交易稅,他們就能享受和其他人一樣的待遇。
可以穿綾羅綢緞,可以騎馬過街,可以坐轎子,可以住高門大戶,等等……
這些福利,是商人們在別的地方享受不到的。
而最加讓他們心動的是,在晉州商人可以做官!
吳老六、陳玉、趙薄等人在長安也算是有頭有臉的大商人,特別是在長安和京兆府的商界中,也算是頗有聲望的,不少商人都認識他們。
如今,他們卻以晉州的稅官這個身份出現,讓很多商人都瞠目結舌。
原來商人也能做官啊!
很多人感覺有些不敢置信,但是事實卻告訴他們這些都是真實的,而且更讓他們羨慕的是,陳玉等在晉州還頗有名望,很多讀書人見了他們都會恭恭敬敬的叫他們一聲“大人”,這讓這些外來的行商們異常羨慕。
“我們什麼時候才能有這麼一天啊!”
懷著這樣的感慨,這些商人中很多人在晉州城買了房子,然後把自己的家人接到了晉州城來。
他們這樣做並不是衝動,而是晉州這麼好的經商環境,在其他地方實在太難找了,而且最重要的是,以他們的投資眼光來看,如果現在不在晉州城買房置地的話,再過兩年,他們想要買的話付出的代價將會更高!
在這樣的情況下,晉州城的房契地契交易就火了起來,有些房子甚至隔一天就換了兩個主人。
面對這種情況,陳玉等人立刻就向晉州刺史李狗蛋提出了建議,加收晉州的房契地契交易稅,加收的標準是一成。
也就是說,晉州城的房子和土地一旦交易,那麼在他們拿著房契地契來官府過戶的時候,就要把成交價格的百分之十上繳,而且每賣一次就要繳納一次。
聽完這個建議,李狗蛋當場就拍板同意了。
“就這麼辦,不過一成可不夠,再加一倍,收兩成,而且一年之內交易過的房契和地契,每交易一次,就加一成,若有敢隱瞞價格的,發現之後收回其名下房契地契,並將交易雙方逐出晉州!”
在李狗蛋看來,這是一次難得的發展晉州城的機會,所以此刻他就要努力的抬高晉州城的價值,最好能和京兆府這樣的大府持平,到時候這些都是他晉升的政治資本。
當了這麼久的晉州城的刺史,如今的李狗蛋好歹也培養出了一點政治嗅覺,不再是當初的二愣子了。
李狗蛋新娶的妻子是來自太原王氏的,是真正的名門閨秀,不說別的,單單她的見識就甩了李狗蛋幾條街,李狗蛋之所以能這麼快適應晉州刺史這個身份,他的妻子功不可沒。
人家都說,每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一個默默付出的女人,李狗蛋就屬於這種情況。
商人們都是買漲不買跌的,晉州房價地價越高,他們就越放心,再加上李狗蛋這個刺史的故意操縱,晉州城的房價又迎來了一次暴漲。
只要是靠近晉州城中心的房子,哪怕一座最普通的土坯房院落,也賣到了上百貫的天價!
要知道,這些錢哪怕拿去長安和洛陽,也能買一套三進三出的大宅子了。
晉州城房間暴漲,藉此收到大量交易稅的官府自然是受益者,但是最大的受益者,還是晉州的百姓,很多辛苦大半輩子也攢不到十貫錢的家庭,突然就發現有人拿著上百貫錢來買他們的土坯房子!
這是人傻錢多啊!
遇到這樣情況的百姓,二話不說就賣房了,賣了房之後再拿出幾貫錢請幾個熟人,在城邊的空地上重新建一座屋子。
在他們看來,只要是在晉州城裡,住哪不是一樣?
不過對於“人傻錢多”的外來商人們,晉州的百姓還是比較歡迎的,不止是因為他們提升了晉州的房價,還因為百姓們也知道晉州的稅收來源於這些商人。
換句話說,是這些商人幫他們交了稅。
因為有了這樣的想法,晉州的百姓在和外來行商的相處之時,要比其他地方的百姓和善得多。
這也讓這些外來的商人們體會到了晉州不一樣的地方,所以他們也和之前來的那些商人一樣不想走了。
但是想留下來,就要買房買地,而買房買地又會讓晉州的百姓受益,這樣一來,百姓們又會對下一次來的行商們更加和善,讓他們情不自禁的想留下來……
這是一個良性迴圈。
而高明作為這個良性迴圈的始作俑者,自然備受百姓和商人們的崇敬,也正是因為他有著無與倫比的聲望,才會使得城門衛兵在喊出那聲“見過太子殿下”時,讓城門口跪滿了人。
這是哪怕李世民這個皇帝,都無法做到的!
不過此時的高明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看到城門口跪了這麼多人,他只能歎了口氣,然後從馬車裡探出頭朝著周圍的百姓吼了起來。
“晉州的百姓們,都起來吧,別在這裡跪著了,天快黑了,都回家吃飯吧!”
高明話音剛落,周圍的百姓頓時就歡呼起來。
“太子殿下萬歲!”
“太子殿下萬歲!”
“太子殿下萬歲!”
看到這一幕,高明頓時有些傻眼了。
“怎麼回事?晉州城的百姓什麼時候變得這麼熱血了?我才隨便說兩句話他們就燃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