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3-23
- 最後登錄
- 2024-11-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803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733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方丈、木魚都來源於道教
據道經和史籍指出,佛道二教常用的法器木魚最初使用于道觀,時間在唐玄宗開元十三年(725),此前,衢州或江表道觀已使用石魚來召集道徒和誦經。但道觀使用魚形器物卻淵源于漢晉。
木魚是佛道二教最常用的木制魚形法器,有長形和圓形兩種,長形木魚多用於召集信徒,圓形木魚一般在念經時使用。
學者多認為木魚起初是佛教的法器,並隨著佛教的傳人而自印度傳人我國。但這一傳統看法並沒有明確的文獻依據。
黃兆漢先生在《木魚考》一文中推測如果“鍵糙”是木魚的話,則木魚在晉代已出現于于聞國,至於中國本土的寺院使用木魚,黃先生據唐司空圖(837-908)《上陌梯寺懷舊僧》詩指出至遲是在唐代。
“方丈”一詞的來歷
提到“方丈”一詞,許多人腦海中不自覺地就想到了少林寺的釋永信,或者是類似影視劇《濟公傳》裡的慧遠大師一樣的角色。
很多人會誤以為“方丈”是佛教專有詞,其實不然,“方丈”最初是來自於道教的一種稱謂,道教也有方丈這個職位。
像道教龍門派27代傳人張高澄道長於去年在浙江天臺山桐柏宮舉行了方丈升座典禮,吉林玄帝觀的陳崇真道長也是在去年舉行了方丈升座法會。
道教目前分為以正一派和全真派兩大派系,以符籙為主的正一派一般沒有方丈一職,全真派以丹道為主要修行目標,並且將方丈作為其講經說法、教化人天的精神領袖。
道教儀範典籍《三乘集要》有云:
“方丈乃人天教主,度世宗師,演龍門之正法,撐苦海之慈航,常懷傳賢之心,素無吝道之意,作全真之模範,律門之綱領,非有道之師,不可立也。”由此可見,方丈在全真派中的地位之重要。
早在佛教傳入我國之前,在古代的神話傳說中就有“方丈”的記載,最開始的“方丈”是海上的一座仙山,它位於東海中央,是群龍所聚之地,有金玉琉璃之宮,三天司命所治之處。
這裡有奇花異草、奇珍異獸,還有數十萬不想飛升天庭的仙人,實在是凡人夢寐以求的仙境。
由於道教追求長生久視,渴望能像居於仙境的仙人那樣超脫三界、長生不老,於是便有了“人心方寸,天心方丈”的修行術語,後來又演變成了對道教十方叢林最高精神領袖的一種稱謂。
木魚作用演變,從召集教徒到誦經
說完了方丈,再來說一說木魚。許多人在道觀裡經常看到道士們念念有詞的在作法,竟然還敲擊木魚,木魚不是佛教專用的嗎,為何道士也在用呢?
其實在唐朝時期的道士們就開始使用木魚了,根據北宋賈善翔《猶龍傳》的記載,唐玄宗時期“衢州建觀穿地得一魚,可長三尺,其狀似鐵,微帶紫碧色,又如青石,光瑩雕雋,殆非人工所能也,叩之甚響,其魚亦不能名,遣使進貢,帝令宣示百僚,亦不能辨。帝乃呼為瑞魚磬,仍令懸于太微宮,非講經設齋不得擊之。於是諸宮觀競以木石模之,以代集眾。”
由上可知,木魚最開始是長約三尺的長條形物品,懸掛在道觀裡召集道人所用。
類似於七八十年代,懸掛在校園裡用鐵片做的“上課鈴”。
之所以製作成魚的形狀,乃是因為魚和道教有著不解之緣。在最初的時候太極圖是由一黑一白兩條魚構成,白魚表示為陽,黑魚表示為陰。
白魚中間一黑眼睛,黑魚之中一白眼睛,表示陽中有陰,陰中有陽之理。
隨著時間的發展,木魚又演變為道教的一種敲擊樂器。
《無上秘要》有雲:“木魚清磐,振醒塵寰。”道士在一些道場誦念經文時,敲擊木魚可以起到震懾妖魔的作用。
木魚有大小之分,小木魚可握在手中敲打;大木魚通常放在經案旁邊。
除了“方丈”、“木魚”,還有很多術語都是來自道教,比如“開光”。
開光是道教特有的一種宗教科儀,即把宇宙中無形的、具有無邊法力的真靈注入到神像中去,神像也就具有無邊法力的靈性。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看到佛教的大師給一些佛教物品開光,其實佛教一開始是沒有“開光”這個說法的,他們的這種類似儀式叫“加持”。
開光也不是一種簡單的事情,它需要有資質的高功法師在經過一套複雜的開光科儀以後才算真正的開光。
道教認為經過開光的神像才具有靈性,不然只是一件工藝品而已。
佛教與道教在數千年的中華文化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對傳統文化的影響深遠,同時佛教與道教也在相互融合和借鑒。
來源:道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