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8-1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5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反過來說,咱們許多在迷中的人,就如同「大富盲兒」一樣。擁有財富但卻瞎了眼睛的孩子。
「日坐寶中,為寶所傷」。天天坐在寶藏裏頭,珊瑚樹、水晶瓶、大金元寶……
可偏就讓珊瑚樹紮破了臉;讓水晶瓶碰破了腦袋;讓金元寶拌摔了跤……
整天在那兒受傷。所以「般若」的重要性就在於它為目,為目才能為導,其中的重要性就在於此。
什麼是「淨土為歸」呢?最高的經——《華嚴經》,八十卷中的最後,講的就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
這是再現成再好不過的證明瞭!整個佛法的宗旨就在這。
所以,佛開始就講《華嚴經》,一開口告訴眾生的就是這個,也就是把佛的全部所得都給了眾生了。
最後導歸到哪?歸的就是「極樂世界」。
普賢菩薩是「華嚴」的長子,是第一位的大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
所以,以淨土為歸就是「華嚴」的宗旨!
也就是普賢菩薩所給我們示範帶頭的——
以淨土為歸。為什麼我們今天從《金剛經》談到《無量壽經》?這就是第二個因緣。
第三個因緣:就是我自己本人的因緣。有許多老同修總問我:「你是因為什麼而學佛的?」
這就要讓我首先感激《金剛經》了,是《金剛經》救了我!不然我已經是「叛徒」了。
我這「叛徒」又轉變為「信徒」,就是由於《金剛經》的緣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