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0-1-4
- 最後登錄
- 2025-1-1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905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3255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撒拉族的伊斯蘭教和古蘭經
撒拉族的伊斯蘭教
撒拉族原來沒有教派之分,都屬於遜尼派中的「閣的木」教坊制度。自清代乾隆年間,河州回族聚居區產生了「門宦制度」和一些不同教派後,先後傳入了撒拉族地區,並開始了教派之分和教派之爭。《循化志》(卷八)說:「回教一而已矣,所法滅經三十本出自唐時其祖師馬哈麻(即穆罕默德)所為,因民世守之。到乾隆初年,而河州回民始有前開、後開之異。……其始不知何時,然教自是分為二。」「前開」是先開齋後禮拜,「後開」是禮拜後再開齋。「顧其異者,節目之不同也,無二經也。」[《循化志》(卷八)],乾隆年間河州回民馬來遲從阿拉伯朝覲歸來,倡誦「冥沙經」,併到撒拉族地區傳虎夫耶派的花寺門宦。此後,撒拉族中的伊斯蘭教開始分派別,源別支流日益增多,例如老教、老新教、新教,是根據教派所傳時間而定的。除以上教派之外,另有哲赫耶一派。
在宗教制度和宗教儀式方面,撒拉族還有許多與其他民族和地區不同的特點。每個撒拉族聚居的自然村都建有清真寺,寺院的組織情況是:每個「海依寺」聘大學阿訇一人,二學阿訇一至二人,「滿拉」若干人。此外,清真寺里還推選一個專門侍奉開學阿訇的人叫「穆扎維」,此人選須是精明能幹、勤快麻利的。另外,撒拉族在宗教上曾有過一種名為「尕最」總掌教的教長制度。
撒拉族穆斯林嚴格遵守伊斯蘭教的一整套宗教制度,實行念、禮、齋、課、朝五項功修,稱之為「五功」或「五樁天命」;過伊斯蘭教的主要節日開齋節、宰牲節和聖紀節。
《古蘭經》
撒拉族的先民從中亞遷來循化時帶有伊斯蘭的根本經典《古蘭經》。這部《古蘭經》是穆罕默德時代大賢奧斯曼親手在精製羊皮上抄寫的,全世界僅存四部,這一部現仍完好地保存在循化,撒拉人視為至珍。
伊斯蘭教六條基本信仰綱領的總稱,簡稱「六信」。亦稱為「基本信條」或「信仰總綱」。系阿拉伯語「阿戛伊德·西特」的意譯。即指:信安拉、信天使、信經典、信使者、信後世、信前定,統稱「六大信仰」。信仰總綱最基本的信條是:「萬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其核心為「認主獨一」。中國穆斯林稱信仰為「正信」(即遵奉安拉之道)、「明德」(即明曉並承認基本信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