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8-1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5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那麼我們都希望永遠離開這個生死。
所謂「涅槃」就是彼岸。但中間還有個中流,這個中流是什麼?
就是煩惱,煩惱是中流。度過這個煩惱的「中流」這才能到「彼岸」。
那麼,要想通過「六度」到彼岸,就必需哪一度中都不能離開「般若」。
般若是大智慧,甚深的智慧,不是我們所謂的世智辯聰。就是「般若波羅蜜」。
這個「般若」有三個般若: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
一切寫成文字的、寫成書的、寫成經的、寫成論文的,這都屬於「文字般若」。
用文字來表達「般若」的。那麼僅僅是文字行嗎?底下第二就是「觀照般若」。
「觀」就是「觀自在菩薩」(《心經》語)的那個「觀」;「照」就是「照見五蘊皆空」的那個「照」。
你這讀了經之後,聞到文字般若了,你得實修,要實踐哪!
學佛和佛學是兩件事,佛學只是佛教的學問,還要真學佛呀!
學佛就是學佛的大慈大悲、六度萬行。佛學院曾有一個學生問我:「我們到底要不要搞佛學?」
我說:「既然名子叫做佛學院,當然要研究佛學了。」
但是要知道,佛學裏頭真正的內容都是告訴咱們怎麼去學佛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