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8-1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5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第一步先知道、先產生正知見,剛掰開一點你就見到了,也就放心了,你努力繼續去掰開,第一次見一點,就是「悟」;整個都掰開了,全部修行也就圓滿了。
掰開同時佛成了!這個「因」與「果」是同時的。
所以「性修不二」呀!「性」與「修」不是兩回事呀!「修」就修在「性」上;從「性」上起「修」。
我知道了什麼是佛了,就從「性」上起修,修什麼?把「模子」掰開這佛就出來了。
修在「性」上,就叫做「全性起修」。全修在「性」上,這樣修就快了!
珠子放了光,光就照珠子,直接了當、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現現成成,沒有那麼多囉嗦,那麼多繁瑣。
所以這就稱為「無上法」、「頓法」。密宗所講的就是「一生成佛」,就是剎那即成佛。密宗的「無上」就表現在這!「紅教」的特點也就在這!
從道理上懂得了「如實知自心」,這是彼量的知。
真正到了最後,「佛像」被打開出來了,你是佛了,這是現量的知。
有三量:非量、彼量、現量。這個「知」,是指從彼量的知到現量的知。
所以,我們一生參學佛法,也就是這樣一個過程,到了這就功德圓滿了。
密宗的精華就在這,所以不空阿闍黎要翻譯這部經,因為它跟密法極其密切。
禪宗經典《金剛經》雖然沒有直接提出「佛性」、「如來藏」,但是從禪宗的公案中,你就明白了。
六祖於《金剛經》只聽了半部,他就壓倒了神秀。所以,漸法和頓法,大家一定要注意!不可以只抓住一個漸法把它定死了。應該是有漸有頓呀! |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