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27|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對治之道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0-2-28 12:57:0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對治之道

  世間上的問題層出不窮,不但有人的地方就有問題,而且常常為了解決一個問題又再衍生出另一個問題,所以解決問題,唯有「對症下藥」、「根除病源」,才可一勞永逸。例如,「救寒莫如加裘」、「止謗莫如靜修」、「棄惡莫如揚善」、「離過莫如積德」,都是有效的「對治之道」。說明如下:

  第一、救寒莫如加裘:每年寒冬,一般的寺廟、慈善團體,都會舉辦「冬令救濟」。所賑濟的物品,除了金錢、米糧以外,總少不了棉被、大衣等禦寒的衣物。因為天寒地凍,衣裘最能送暖,此所謂「雪中送炭」、「寒冬送衣」,最是溫暖人心。

  第二、止謗莫如靜修:現代的社會講究言論自由,但另一方面又常因言論失當,引發「毀謗」官司。其實,一個人所以遭人毀謗,多數都是因為表現太好,遭人嫉妒,所謂「譽之所至,謗亦隨之」,譽與謗常常「如影隨形」。因此,一個人當受人批評、毀謗的時候,切忌跟他舌戰、辯駁,或是打官司、控告對方,這都不是很高明的辦法。最好就是閉門自修,冷靜以對,最後是非自然止於智者。

  第三、棄惡莫如揚善:佛經講「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不做惡是消極的止持戒,能夠起而行善,才是菩薩道所應奉行的作持戒。尤其對於一個曾經壞事作盡、惡名昭彰的人,雖然良知發現,改過遷善,但是因為過去所造的罪業還是存在,所以必須多做善事,以行善培福來消弭罪業。行善就像是在田地裡施肥、灌溉,一旦禾苗長大、茁壯,下面縱有一些雜草,也起不了作用。

  第四、離過莫如積德:「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過能改,善莫大焉。」一個人有心改過,必須下定決心,積極以行動來利益世人。所謂「立功、立德、立言」,能夠建立古今聖賢一致推崇的三不朽事業,必然仰無愧於天,俯無怍於地。

  人生在世,時刻都要小心謹慎地修養身心,同時要有因應問題的智慧與辦法,因此四點「對治之道」,提供參考:

  第一、救寒莫如加裘。

  第二、止謗莫如靜修。

  第三、棄惡莫如揚善。

  第四、離過莫如積德。

(星雲法語)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18 01:42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