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2-26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508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3890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近道
學道一年,道在眼前;學道兩年,道在身邊;學道三年,道在天邊。
道教修行中有一句話:“學道一年,道在眼前;學道兩年,道在身邊;學道三年,道在天邊。”有人理解認為,越深入瞭解道教後,因為自身一些習性無法修除,就會很容易背離最初的道心。但小編覺得如此解讀不妥,萬物都在道中,何來遠近之說呢?你,覺得該怎樣去理解這句話呢?
從字面意思來看,這句話直指一些學道人因為不生精進心而在修行中出現的諸多弊病:“學道一年,道在眼前”,是指人們初學道的時候,對道門中的一切都充滿新鮮好奇心,眼中看到的所有人事都附著了道的屬性。道在眼前,看似觸手可得,卻又與己無甚大關係,所以才一心想要去求道。此時學道之人的虔誠心最足,從修行之中獲得的成就感也最大;
“學道兩年,道在身邊”,是指人們已經皈依道門,日常的行住坐臥走都需要按照教內的規矩進行,即可稱為是身在道中的狀態。從前者對道人的羡慕,到此時親身在做修行事,這本應是長足的進步。大道寓於天地萬物之中,修行當從身邊的瑣碎小事中求證與歷練。
這正是道業精進的關鍵時期,學道之人當要戒除好高騖遠的欲心,總覺得道是生天生地的偉大存在,卻不知曉瓦石屎溺之中也有道。重要的不是尋找道在何物之中,而是應該從一切物中去發現道的存在。能見其一者,方能夠以一而推萬物。
至於第三點,曰“學道三年,道在天邊”,人們普遍認為這是一種離道越來越遠的狀態。前二者言學道要有精誠之心,修行的過程雖然充滿了坎坷和魔障,但只要有心求索,就一定能夠離道越來越近。
但為什麼明明正是學有所成的時候,卻又會遠離了大道呢?此時,應做兩種完全不同的觀想。
其一者,是指初學道之人最開始時對道保持著莫名的神秘和嚮往,隨著接觸越來越多、越來越深入,則會發現最初仰慕的那些人和事,也都有著這樣或那樣的不完善,遠非自己想像的那般模樣。
在崇高信仰和卑微現實之間產生了巨大的落差後,當初對人間俗世所產生的種種嗔怨之心,又會轉移到當下的修學生活中,即便已經身在道門,卻仍斷不了心中的諸多是非評斷。
身心不能清靜,之前學到的道術道法就會變成修行的迷障,你知曉地越多,更會覺得此是而彼非。以某一定標準去界定他人的道行是否正確,這件事本身就值得商榷。
這也正是道祖主張“絕聖棄智”的緣由。所謂“道在天邊”,是指滿眼只看得見高下與仙俗的對比,滿口都是他人的是非對錯,卻悟不到一切念都是自己的心在作祟。這正是修行要去掉的最後一關,即無心無念也。
此關若不能過,常以己所有來對比他人所無,除了能為欲心帶來短暫的優越感之外,對修行毫無益處。此時的狀態,正如南華真人描述的漲潮之後洋洋自得的河伯,表面上看,其修學的內容已經超越了許多人,但最終要超越的物件則是本身。不能忘卻“我”,就不能接近道。
來源:道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