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458|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馬什哈德:伊斯蘭什葉派穆斯林的救贖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0-3-4 19:08:3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馬什哈德:伊斯蘭什葉派穆斯林的救贖

「裹在黑袍子裡的女人,是蚌殼裡的珍珠。」——伊朗諺語

最近中東的局勢變得更加撲朔迷離,我曾去過伊朗馬什哈德,參觀過什葉派穆斯林的聖地——第八伊瑪目禮薩的陵墓。現在讓我們了解一下什葉派穆斯林的前世今生,以正確判斷錯綜複雜的中東形式。

伊瑪目禮薩聖陵(The Holy Shrin of Imam Reza)的南門對面有家冷飲店,梔子和佩蘭見了,不約而同鑽了進去。伊朗的雪糕很甜,通常會添加大棗、杏仁、核桃和各種乾果,美味非常。一碗過後,居然不思茶飯,便招呼她倆去禮薩聖陵。

當地人稱禮薩聖地為「Haram-e Rezavi」,高聳入雲的宣禮塔正在修繕中,周圍布滿鐵架子,實在有礙觀瞻。千餘年來聖陵屢遭破壞,但重建和擴展從來沒有停止,目前已形成包括陵墓、清真寺、經學院、博物館和醫院等在內的龐大建築群,占地11萬平方米。

門口有身穿藍色制服、手拿類似雞毛撣子的工作人員,聽我們道明來意,便讓我們先去存包。一位神職人員問我有什麼信仰,出於對聖地的尊崇,我說「道教」。坦白地說,我是無神論者。但也不算說謊,我偏愛莊子,「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但若將此作為信仰,我自己心裡都沒有底氣。

他當然不知道「道教」。我說是中國本土宗教,集佛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大成,注重修身養性。他估計不相信,或者不明白,無奈地搖頭。說話間,一位身著黑袍的「神仙妹妹」款款而來,她抱著兩件白底碎花的長袍,幫梔子和佩蘭穿戴起來。長袍其實就是斗篷,頸脖位置有帶子可系,穿上後就像「裝在套子裡的人」,遠遠看時,又如移動的「感嘆號」。

男女經不同的通道進入陵園。空曠的廣場很乾凈,有蓄水池和噴泉,四周儘是裝飾華麗的宣禮塔和拱形門。還不到禮拜時間,清真寺前的地毯上三三兩兩坐滿信徒,或交談,或讀書,或冥想。身著黑袍的女人席地而坐,看起來如綿延的黑色金字塔,讓人感嘆真主的無所不能。

陵園南面就是戈哈爾沙德清真寺。高達50米的圓頂,六邊形基座,天圓地方,精美別致。這位皇后對馬什哈德情有獨鍾,在此建成中亞最輝煌的清真寺,歷史學家稱其為「伊朗15世紀留下的最偉大的歷史遺蹟」。

清真寺(Masjid)是穆斯林舉行宗教活動的場所,亦稱「禮拜寺」,阿拉伯語為「叩拜之處」。《古蘭經》說:「一切清真寺,都是真主的,故你們應當祈禱真主,不要祈禱任何物」。伊朗有8萬座清真寺,伊斯蘭教的「六大信仰」和「五項功課」, 以及每日例行的五次禮拜,都可在清真寺舉行,

一男一女兩個神職人員陪我們遊覽,大概覺得有些「浪費」,男子交待幾句便揮手離去。黑色長袍遮不住「神仙妹妹」曼妙的身姿,在伊朗女子中,她算是嬌小玲瓏,一絲秀髮都不曾暴露,只見素顏明眸高鼻深目。接下來,她就是專職的解說和導遊,帶著我們四處參觀。事實上,她希望我們多提問題,作為神職人員,宣揚伊斯蘭教義是她神聖的職責。

袍子太長,拖到地上,頭髮也不受管束,梔子和佩蘭顧頭不顧腚,我不禁暗自好笑。一行人先到陵園辦公室,脫鞋進去,裡面的氣氛嚴肅得有些凝滯。年長的神職人員正在看書,眼鏡滑到鼻尖,目光從上面掠過,一派學者風範。看到我們,他沒有說話,只微笑點頭。旁邊還有張辦公桌,後面英俊的小伙子站起來,和神仙妹妹交談幾句,拿出三袋資料遞給我們。裡面是有關陵園的歷史和簡介,以及十餘張精美的圖片。

陵園裡有許多庭院,經過一間鋪滿地毯的院子,神仙妹妹說:「這裡是阿拉伯人舉行禮拜的場所。」聖地為不同國家和派別的信徒建有專門的祈禱廳。一方綠色的桌子上堆著錢幣狀的泥巴塊,「錢幣」直徑多三五厘米,有些上面刻滿古蘭經文和圖案,就像藏地「瑪尼石」,但更精緻規則。她說:「這是聖石,為了表示虔誠,什葉派穆斯林禮拜時,額頭輕貼聖石詠誦《古蘭經》。」怪不得賓館裡配備有《古蘭經》和「聖石」,原來如此用場啊。

我見過「五體投地」磕長頭的佛教徒,以致他們的額頭結著很厚的痂。看來,虔誠的教民對信仰的表達如出一轍,大概互相借鑑吧?我想帶一塊留作紀念,神仙妹妹挑了塊沒有圖文的六角形聖石,說這塊用馬什哈德的泥土燒制而成,有文字圖案的來自伊拉克。

聖陵正在維修期間,從外面只能看到用塑料布圍起來45米高的大圓頂,據說以純金包裹。內部由墓冢、大廳和附屬建築組成,石棺放在用金銀焊成的柵欄內,如同關在籠子裡,上面蓋綠色布幔,堆了許多錢幣和紀念物。周圍擠滿信徒,有些在往裡投擲錢幣,有些伸長了脖子探頭張望,有些神色悲戚地撫摸柵欄,有些將額頭貼於聖石長跪不起。除此,或默默祈禱,或暗暗流淚,或靜靜打坐,旁邊還有不諳世事的孩子睡得正香。

萬能的真主啊!無論如何,這樣的場景讓我動容。我領略過印度教的「恆河夜祭」,佛教的「金佛洗臉」,那種虔誠與尊崇,可謂感天動地。這唯心的、精神的、純粹的心路歷程,他人又豈能理解?然而,我不能駐足留連,因為此地男女必須分開,手拿雞毛撣子的「藍制服」左右逡巡,違反規矩的傢伙會挨上幾下。

虔誠的人們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以致忘記了偉大的建築。事實上,聖陵的建築繁複華麗,牆壁圖案全部用小塊瓷片拼成,嚴絲合縫,精美絕倫,讓人懷疑是否人力所為。房間裡溫度適宜,光線良好,許多人云集於此,居然沒有異味,可見其採光通風多麼出色。

聖陵裡面有幾個小型的主題展覽,通過文物、書畫、照片介紹聖陵的和伊斯蘭教的歷史淵源。真主也有疏漏,讓大家信仰同一部《古蘭經》,卻沒說不分派系,後來的歷史進程中,伊斯蘭教主要分化為遜尼(Ahl al-Sunnah)、什葉(Ahl al-Shi』ah)兩派。先知穆罕默德既沒有兒子,也沒有明確指定繼承人,他的接班問題,成了伊斯蘭教分裂的歷史根源。

遜尼派信徒眾多,分布於大多數伊斯蘭國家,是主流派別。遜尼派認為「哈里發」——安拉使者的繼承人,只是信徒的領袖,無論是誰,只要信仰虔誠,都可以擔任。什葉派占整個穆斯林人口的15%,信徒主要分布在伊朗、伊拉克等國。阿拉伯語「什葉」意為「黨徒、宗派」,什葉派認為,只有穆聖的女婿和堂弟阿里及其直系後裔才是合法的繼承人,這種思想被世襲和血統觀念強烈的波斯人接受並發揚,從而成為「遜尼」和「什葉」最重要的區別。

第四任哈里發阿里在庫法被人用帶毒的軍刀刺殺,歸葬於「和平谷」納傑夫(Najaf)。追隨者什葉派認為他是唯一合法的哈里發,是伊斯蘭教最傑出的聖徒。「哈里發」(Khalifah)是伊斯蘭政治、宗教領袖,起初是指穆罕默德的繼承人,即穆斯林社群組織的領袖;後來「哈里發」為倭馬亞、阿拔斯等王朝的統治者襲用,其內涵與原意相去甚遠。

波斯人對什葉派的形成和壯大起了重要作用。倭馬亞王朝統治時期,波斯人深受壓迫,以庫法為中心的什葉派,在阿里遇害後,力邀其子哈桑(Hasan)、海珊扛旗舉事,最終導致倭馬亞王朝覆滅。16世紀初,薩法維王朝統一波斯,奉什葉派為國教。

波斯人放棄拜火教,皈依伊斯蘭教,其實是將伊斯蘭教本土化、民族化,以維繫波斯的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使其成為抵禦外來威脅的精神支柱。換個說法,什葉派就是波斯化了的伊斯蘭教。就像佛教進入中國後,也逐漸本土化。

今天的伊朗人多信奉什葉派,也就是十二伊瑪目派,即阿里、哈桑、海珊、薩賈德、巴基爾、賈法爾、穆薩?卡齊姆、禮薩、穆罕默德?塔基、阿里?哈迪、哈桑?阿斯凱里、馬赫迪。除第二、三伊瑪目為兄弟,其餘子承父業,其中十位被毒死,而戰死的海珊是什葉派穆斯林心目中的英雄。第十二伊瑪目馬赫迪是「隱遁者」,即救世主,人們相信他依然在世,只是隱遁起來,末日來臨就會現身,將公正帶給人間。

所謂伊瑪目(Imam),就是宗教領袖,源自穆斯林做禮拜時的領拜人,後引伸為領袖、表率、祈禱主持、法學權威等。而禮薩陵園,就是安葬什葉派第八伊瑪目禮薩的聖地,他是唯一葬於伊朗境內的伊瑪目。第三伊瑪目海珊曾娶薩珊王朝的末代公主為妻,所以禮薩有波斯血統,倍受伊朗人尊崇。

禮薩是麥地那(Medina)人,阿撥斯王朝建立不久他即被推舉為伊瑪目,國王馬蒙將其立為王儲,招作駙馬。此舉引起巴格達皇室的強烈反對,馬蒙叔父甚至自立為哈里發。為平息事態,馬蒙在向巴格達進軍前,毒死禮薩。還有個說法,馬蒙妒忌禮薩在什葉派中的聲望,怕影響自己的統治地位而毒死他。不論如何,禮薩死得有些無奈,有些窩囊,遠不及其祖海珊。

古德斯(Quds)博物館是陵園裡唯一要購買門票的地方,5萬里亞爾。我覺得,館內設施和布局比德黑蘭的國家博物館更為專業,9個展廳里主要陳列馬什哈德的歷史文物,禮薩早期的墓石、花刺子模(Khwarezmia)時期的下水管道、公元前4世紀到薩法維時期的硬幣等。《古蘭經》展廳里有不同時期、不同材質的各種版本的經書,阿撥斯時期的手抄《古蘭經》,據說為孤本,是館中珍品。哈梅內伊展廳有他成長和發跡歷程,不乏來自中國的禮品。其他還有天文、武器、郵票、地毯、貝殼、繪畫等展廳。

繪畫展廳中為伊斯蘭教傳說故事,人物面部空白。神仙妹妹說:「真主是無形的,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故聖像不能畫出面容。」相處久了,自然稔熟,便嘗試問一些私人問題。梔子問:「你們將自己包得這麼嚴實,有沒有完全釋放自己慾望的想法?」答曰:「我們在公眾場合必須嚴守教規,但在家裡可以穿最漂亮的衣服。」答非所問,不知道她沒聽明白還是有意迴避。我問:「有來自中國穆斯林麼?」她說:「有,但不多。」

一個角落裡擺著個鐵架子,上面插滿武器、羽毛、盔甲和器械和紅色布條,看起來有些恐怖。神仙妹妹說,這東西在阿舒拉節時才用,現在只當作紀念。公元680年,第三伊瑪目海珊於阿舒拉日戰死,首級高懸巴格達示眾。後來每逢阿舒拉日,人們會爭抬模擬的海珊遺體遊行,痛哭流涕,甚至鞭撻自己。這副架子大概就是模仿遺體遺物的道具吧?可能覺得有些血腥,神仙妹妹沒有細說。

她不太鼓勵拍照,但還是帶我們到鋪滿地毯的廣場前,找到最好的角度。我想給她拍張照片,她擺手拒絕。我懷疑,她帶我們參觀,既是導遊,又是監控,免得我們亂看亂闖?穆斯林每日做五次禮拜,即日出、正午、下午、日落和夜晚,據說什葉派只做三次。我本來想看壯觀的禮拜場面,但還不到時間,只好另做計較。

見神仙妹妹陪了這麼長時間,梔子和佩蘭過意不去,問我要不要給人家付錢。我想她是神職人員,肯定不會沾染錢物。果然,當佩蘭送她中國結時,她說:「這是我的工作,不能收任何東西。」我勸道:「這只是來自中國的小禮物,普通紀念品而已。」她感謝著收下,說那兩件寬大的披風,可以帶走。

其實,聖陵里提供許多免費設施和服務,如袍子、經書、飲水和輪椅,甚至穆斯林的葬禮,都可以在聖陵裡面舉行。

尾聲:庫德人反阿薩德反IS又反土耳其,土耳其反阿薩德卻支持is,IS反人類反塔利班但不反沙特,塔利班反美又反IS,美支持庫德人反IS,俄支持阿薩德反IS,美俄又互相反,阿薩德反庫德人又反IS,土耳其反俄,法國支持土耳其,但俄法又聯手打IS。中國說:停!停!導演請再說一遍,我是幫誰來著?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26 09:30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