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867|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土地誕,祈求地潤萬物,五穀豐登。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醫療天使勳章 藝術之星 美食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0-3-10 01:03:4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二月初二日土地誕,祈求地潤萬物,五穀豐登。

中國是一個農業社會,由於土地對農產量有決定性的影響,因而衍生出對社稷的拜祭,其中「社神」就是今天泛稱的土地神。不同族群對土地神會有不同的稱謂,包括「社神」、「大王」、「福德正神」、「福德公」等,客家人則多會稱呼其為「伯公」。然而土地神並非由固定的神話人物化身而成,其祭壇大多設於村口、路旁、樹下等位置,或作廟宇內的陪神,較少會被建廟奉祀。


中國自古已有對「社神」的崇拜,後來慢慢演變成地方社神,即「土地神」信仰。東晉以後,土地神在道教神階品位中屬一方小神,一般不會名列上天,但道門中有上章之法,鬼神在考核正邪後,可以依《女青鬼律》等等的規定,依功過大小決定獎懲。因此《土地咒》中最後兩句的意思,也就是向土地神說,如果土地神積累了一定的功勞,土地神的名字,定會申報上清境靈寶天尊予以獎賞。


雖然土地神的稱號眾多,但探索其來歷,實際於中國古代社會所祭“天、地、社、稷”中的社、稷之神有關。古代把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都叫"社",按照民間的習俗,每到播種或收穫的季節,農民們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報土地神。從上古開始,社神就成為了祭祀系統中的祀典之神。時至今日,古老的“社神”已有了很多變化,但祭祀土地神的習俗一直保留下來,並隨著華人的遷徙,在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也開花結果,落地生根。


《香山縣誌》載:“二月上戊祭社,燒大彩爆竹。”據史料稱:土地誕俗稱土地公、護土神、土地神和土神等。習慣上稱春社,是古代人們春天祭祀社神(即土地神),以祈求豐收的日子。《白虎通義》載:“地載萬物者,釋地所以得神之由也”。土地神在人的日常生活中處於重要地位,不但家族大,而且分佈廣。在居家中有居家土地神,村莊有村莊的土地神,城市有城市的土地神,有的將土地供奉在家門口,有的則供在村落的社廟中。總之土地神的職責就是保佑著一方土地之內的人物康泰,人口清潔,出入平安了。因此,土地神崇拜是古代先民的原始崇拜,這是因為先民們覺得地載萬物,取材於地,所以歷史上的二月二土地誕,各鄉村民都大肆操辦,以祈求地潤萬物,五穀豐登。這一習俗自古傳承。


在香港,「拜土地」可能是其中一個最流行的民間宗教習俗。「拜土地」是源於中國古代對「社神」的崇拜。「社」是地方最小的行政單位,社神就是保佑該單位的神明。現時某一個地區、村口、廟宇門口、家居也會供奉土地,希望保一方平安。



來源:道站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一路好走,寶珠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21 18:43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