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675|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本教故事] 伊斯蘭教的起源和發展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0-3-10 17:36:3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伊斯蘭教的起源和發展

伊斯蘭教興起於7世紀,由穆罕默德創立並在阿拉伯半島傳播開來。公元6世紀末7世紀初,阿拉伯半島處於原始制解體奴隸制形成的大變革時期,社會經濟特別是農業和手工業有叫大的發展,在頻繁的貿易交往中出現了一批商業城市。但市民的大部分是按血緣關係結為各部落的貝都因人,由於地理環境的惡劣,生活的貧困,各部落經常發生為爭奪牲畜、牧場、、水源、土地的連綿不斷的戰爭,盛行血緣復仇,這大大地加強了階級的分化,一方面出現了奴隸主、牧場主、氏族貴族、商業貴族,另一方面廣大農民、牧民和小手工業者受到的剝削加深。戰爭使社會動盪不安,貧富對立的加劇使階級矛盾日益尖銳。此時,拜占庭和波斯兩帝國為了爭奪葉門到敘利亞商道展開了長期戰爭,使阿拉伯半島的經濟遭受重大破壞,田園荒蕪,城市變成瓦礫堆,灌溉渠道被毀,許多人離鄉背井,逃亡他鄉。恩格斯說:「一次毀滅性的戰爭足以使一個國家在數世紀內荒蕪人煙,文明毀滅。依我看來,穆罕默德以前阿拉伯南部商業的毀滅,也屬於這類現象。」


當時的阿拉伯人的宗教信仰並不統一,一部分阿拉伯人信奉基督教,他們傾向于波斯,為爭奪印度洋到敘利亞商路咽喉的葉門,在拜占庭支持下的衣索比亞於525年出兵占領葉門,波斯又於572年出兵趕走衣索比亞人,確立了從572至628年的對葉門長達近60年的統治。戰爭使曾在羅馬時代還繁榮的阿拉伯南部各城市變成了荒蕪人煙的廢墟,商道改變。曾是阿拉伯半島經濟命脈的麥加等地的商貿迅速衰退,社會矛盾加劇,廣大農牧民紛紛破產,淪為為奴隸,造成阿拉伯半島貧困的局面,出現了買賣婦女和努力等罪惡現象,在這樣一種社會經濟條件下,依據群眾的生活和心理狀態,伊斯蘭教的出現具有備了堅實的社會基礎。過去麥加曾是經濟、政治、宗教的中心,由於外來侵略和部落之間的戰爭,導致商業衰落,牧場荒蕪,出現了嚴重的社會危機和經濟危機。這時奴隸主需要建立強大而統一的國家,對內鎮壓,對外掠奪,貧民和奴隸渴望和平和安寧,結束動亂和仇殺,各個階級和基層的政治要求和願望,只有通過創立新色宗教來實現。穆罕默德及其追隨者,所以能夠創立伊斯蘭教,正是哪個時代社會經濟條件的產物。恩格斯說:「伊斯蘭教這種宗教是適合於東方人的,特別適合於阿拉伯人的,也就是說,一方面適合於從事貿易和手工業的市民,另一方面也適合於貝都英遊牧民族。」

阿拉伯地區已經存在多神教、基督教、猶太教都不能給阿拉伯人帶來新的出路。要擺脫貧困和混亂,拯救人們的苦難,實現和平統一,必須有一個反映阿拉伯民族特點和統一要求的新的宗教,只有統一的宗教信仰作為共同語言,才能建立統一的國家。恩格斯說:「創立宗教的人必須感到宗教的需要,並且懂得群眾對宗教的需要。」而穆罕默德極力把創立伊斯蘭教的鬥爭和當時的政治鬥爭結合起來。

穆罕默德於公元609年開展的創立伊斯蘭教的活動,一開始就受到麥加奴隸主,商業貴族的反對,受到多神教徒的威脅,在13年的麥加傳教活動中,很難擺脫困境,於是在麥地那人的邀請下,他毅然於公元622年9月率信徒由麥加遷往麥地那,從而使伊斯蘭教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在麥地那,穆罕默德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宗教公社,他不僅被作為先知,並且被作為政治首領。穆罕默德愈來愈加認識到,要戰勝麥加奴隸主和商業貴族的勢力,必須把宣傳伊斯蘭教與解決社會的政治經濟問題結合起來,以結束部落之間的紛爭和混亂局面。穆罕默德伊斯蘭教對真主安拉的信仰作為強有力的精神工具,把宗教宣傳和社會改革內在地結合起來,要求穆斯林承認「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要穆斯林把對安拉的信仰與對穆罕默德的服從統一起來,這樣,穆罕默德把政教大權集於一身,為進行軍事鬥爭和政治經濟社會改革並最後征服麥加鋪平了道路。他先是對麥地那的猶太人開展了一連串的爭取和聯合的行動,以消除他們的威脅,而當這種活動失敗後,又果斷地把他們驅除麥地那,取得了軍事鬥爭的重大勝利。在軍事鬥爭的同時,穆罕默德不斷的在政治經濟和社會上進行改革,要求信徒「謹守拜功,完納天課」主動交納宗教稅,並提出限制高利貸,實行公平買賣,禁止血親復仇,規定殺人抵罪,允許奴隸贖身。穆罕默德主張人類平等和提倡善行,反映了廣大貧民和奴隸的願望,給他們帶來了切身利益和新的希望,鼓勵信徒不斷為伊斯蘭教的成功,為聖道而戰,把穆斯林軍隊作為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國家的強大支柱。穆罕默德在麥地那實行的一系列成功的改革措施,為征服麥加和統一阿拉伯半島打下了基礎。


伊斯蘭教不僅是一個新型宗教,而且,是一種社會制度和思想體系。又是一個以伊斯蘭文化為主導的文化形態。穆罕默德在建立伊斯蘭教國家的過程中,為了管理國家和制定法律,迫切需要知識和人才,因此,提倡學問,把信仰和求知結合起來。阿拉伯人能保存和發展希臘、羅馬文化的精華,是與追求學問,重視知識的指導思想分不開的。中國的四大發明也是通過阿拉伯人傳到西方的,在中世紀阿拉伯文化超過了歐洲文化,為世界文化作出了貢獻,促進了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發展。伊斯蘭教不僅只是一個信仰問題,而且被作為進行社會改革,推行內外政策的精神武器以及組織群眾,動員群眾的紐帶。穆罕默德在奉信伊斯蘭教的國家中具有深遠的影響,強大的吸引力,他為人類提供了一種新型的生活方式,在歷史上起過重大作用,這是我們研究伊斯蘭教的歷史發展時所不能忽視的。由於穆罕默德是以安拉使者身份出現的,天上的王國和地上的王國合而為一,這就使伊斯蘭教成為當初的麥地那政權和後來繼之而起的哈里發國家政權的精神支柱,從而展現了伊斯蘭教發展的歷史。

從穆罕默德逝世到哈里發國家制度建立,伊斯蘭教經歷了一個空前發展時期,從公元632—661年由艾卜·伯克爾、歐默爾、歐斯曼、阿里相繼當政的四大哈里發時期,阿拉伯軍隊打敗了 長期以來侵略阿拉伯民族的拜占庭和波斯兩大帝國,使伊斯蘭教由民族的宗教發展為國際的宗教,隨著被征服地區的不斷擴大,在東至阿富汗,西到埃及,利比亞的廣大地區,伊斯蘭教迅速得到傳播。661年穆呵維葉奪取哈里發職位,從此,進入在大馬士革的建都的倭馬亞王朝時期,伊斯蘭教東到印度北部和中國邊境,西至摩洛哥和西班牙的亞非歐地區得到進一步的傳播和發展。與此同時,伊斯蘭教內部的政治思想鬥爭日益演變為教派之爭。750年在巴格達建都的代替倭馬王朝的呵巴斯王朝,一直延續到1258年,經過長期的政治上的穩定和經濟上的繁榮伊斯蘭文化進入光輝燦爛的黃金時代,阿拉伯文化對世界文化特別是對歐洲文化作出了巨大貢獻。宗教學術研究水平達到了較高的水平,新舊學術思想展開了激烈的鬥爭。後來,隨著蒙古人西侵占領巴格達,呵巴斯王朝宣告滅亡,繼之而起的是從十三世紀到十八世紀中葉的奧斯曼·土爾其帝國,這一時期伊斯蘭教在東南亞得到巨大發展,在印度也建立過莫臥爾帝國。

1798年,隨著拿破崙軍隊侵略埃及,伊斯蘭帝國逐漸走向衰落,穆斯林世界遭受了來自西方殖民主義的瘋狂侵略和掠奪,在近代歷史上開始了伊斯蘭各國人民反殖民主義的鬥爭,在伊斯蘭內部出現了復興、改革、改良的思潮,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伊斯蘭各國紛紛取得獨立,相繼出現伊斯蘭共和國、伊斯蘭教、社會主義、伊斯蘭革命等帶有時代特色的新事物,獨立的伊斯蘭國家已經達到50多個,在聯合國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伊斯蘭世界的聯繫正在加強,出現了象麥加的伊斯蘭世界聯盟、喀拉蚩的世界伊斯蘭教大會,開羅的伊斯蘭教大會這樣的伊斯蘭國際組織。伊斯蘭思想討論會每年在阿爾及利亞召開一次,國際性的交流活動空前活躍,一年一度的麥加朝覲人數高達200多萬。縱觀1300多年來伊斯蘭教的發展史,在亞非歐和太平洋的廣大地區,伊斯蘭教日益獲得眾多的信徒,為世界人民展示了伊斯蘭教的發展圖景。


伊斯蘭教傳入中國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早在公元651年第三任哈里發時就派友好使節來中國首都長安,朝見唐朝皇帝,搭起了中國與阿拉伯友誼的橋樑。自唐永徽二年到南宋末年,阿拉伯商人不斷地由傳說中的海陸兩路來華進行貿易,海路是由波斯灣馬納爾灣經孟加拉灣到馬六甲海峽至我國南海而到達廣州、泉州、杭州、揚州和長安。陸路是經由波斯及阿富汗到達我國新疆天山南北再到長安。這些來華進行商貿的阿拉伯穆斯林有的在中國定居下來,在元朝又有大批中亞穆斯林隨蒙古軍隊來華,這樣就形成了回回民族,加上早期已經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我國有回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烏茲別克族、柯爾克孜族、東鄉族、塔吉克族、塔塔爾族、撒拉族、保安族等十多個民族信仰伊斯蘭教,總人數達到近2000萬。中國穆斯林在天文、醫學、曆法、建築、文學等方面都對中國文化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出現過像鄭和、海瑞、馬本齋等優秀人物,從唐朝以來,至今建立了成千上萬個清真寺,中國穆斯林對古蘭經、聖訓、教法、伊斯蘭哲學和伊斯蘭教歷史研究,將會對於伊斯蘭思想的光大作出較大的貢獻。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26 13:54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