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8-1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5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次釋「法供養」:如法師說正法以轉迷啟悟為主旨。
眾生在迷,法師本慈悲心,為開眾生覺路故。
用法布施,即以法供養法界也。然法師既能以法供養,非法師亦可修此供養。
即以「南無阿彌陀佛」六字萬德洪名,逢人即勸,逢人即念,亦可法供養也。
凡廣修供養者,對於財法二施,均由小至大;先勸一家,由一家及他家,從一方及十方。
其實普賢緣性起修,一字一句,周遍法界,知佛法者,無待贅述。
丁 懺悔業障願
第四大願:「懺悔業障」。業障不懺悔,則廣供不廣供,讚歎不讚歎,禮敬不禮敬,皆為業所障。
如說八苦,從苦入苦。在睡眠中,夢想顛倒,早起則妄想愈多,殆被業障所牽身。
總之,善業少而惡業多。惡業何來?皆從心造。心能止惡,心能修善。
吾人所以行善惡者,皆以身與口與意三者之故,謂之身業口業意業。
此三業正,則善自然而修,惡自然而止;此三業不謹,則惡事乃成。
所謂成惡事者,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即殺生、偷盜、邪淫是,皆由身所成之惡事也。
口四者,即妄言、綺語、惡口、兩舌是,皆由口所作之惡事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