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02|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有情的層次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0-3-19 17:24:2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有情的層次

  佛教講,人是「有情」眾生,甚至一切有情識、有生命的眾生,都叫做「有情」。情愛是生命的根源,人是由父母的情愛結合而生出,所謂「愛不重不生娑婆」,因為有情愛,所以生生世世不斷的在生死裡輪迴。關於「有情的層次」,有四點看法:

  第一、娑婆因有情漸成國土:常有人問:「人從何處來?」人不會從天下掉下來,也不會從地下生出來,更不會由石頭裡蹦出來,所有的生物都是由「情愛」而來,所以我們所居住的娑婆世界,又稱為有情世間。娑婆世界,因有情眾生的業感招致,生此國土而有了各種種族、各式家庭,各個國家,所以「娑婆世界」也叫「有情世間」。

  第二、眾生因有情妄執有無:「有情」又叫「眾生」,眾生是由眾多因緣和合而成。包括父精母血的緣,讓我來到這個世間;而世間的士農工商、宇宙萬有,都是幫助我們生存的緣,所以我們叫「眾生」。眾生因為有情,所以會執著「喜愛之境」,因此擁有時就會計較、比較,失去了就會傷心難過,這些都是因為「情」而產生的妄想執著。

  第三、聖賢因有情悲天憫人:在有情眾生中,有一種比較特殊、超越一般人的,稱作「聖賢」。聖賢與凡夫不同的地方,在於聖賢雖有「情」但不執著。聖賢的情是悲憫眾生之情,因其不執著,所以不自我束縛,且能怨親平等,沒有分別地去行善布施。其因悲天憫人,所以願意救苦救難,犧牲小我,完成大我,這就是聖賢的情。

  第四、菩薩因有情同體共生:佛教裡稱菩薩為「覺有情」,也就是覺悟的眾生,他們自覺覺他,自利利人,廣行善巧方便,當他們看到眾生受到苦難時,即發起大慈悲心,他「視一切眾生,如己身」,故能「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如地藏菩薩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又如睒子菩薩的「走路時,不敢腳力太重,怕踩痛了大地」,這都是菩薩的同體共生之情。

  人皆有情,但要用理智來淨化感情、用慈悲來運作感情、用禮法來規範感情、用道德來引導感情。把自私佔有的感情,轉化成無私的道情法愛;把有選擇、有差別的情愛,淨化為「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慈悲奉獻,這樣的情感生活才能更豐富、更雋永。
  「有情的層次」有以下四點:

  第一、娑婆因有情漸成國土。

  第二、眾生因有情妄執有無。

  第三、聖賢因有情悲天憫人。

  第四、菩薩因有情同體共生。

(星雲法語)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16 20:57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