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146|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為什麼戰鬥民族大多信仰東正教?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0-4-2 23:53:3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為什麼戰鬥民族大多信仰東正教?

俄羅斯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民族的多樣性導致了其文化的多樣性,尤其是宗教方面的變遷歷史更是精彩紛呈,很多景點背後的歷史都是與宗教難以分割的,所以我們就先來了解一下戰鬥民族信眾最多的宗教——東正教。

大家可能都知道基督教在歷史上有三大分支,分別是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而新教誕生前,基督教一直都是天主教和東正教「共分天下」的局面。他們二者之間可是有著近千年的恩怨。


天主教和東正教都是基督教的分支,在1054年的大分裂之前,它們分別被稱為西方教會和東方教會。天主教和東正教的第一次內部分裂始於公元330年,這一年古羅馬帝國分裂為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隨著帝國一分為二,以羅馬為根據地的西方教會和以君士坦丁堡為總部的東方教會也逐漸分道揚鑣。


西方教會也就是天主教的首領被稱為教宗,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教皇」,而東方教會也就是東正教的首領被稱為牧首,其中當時最有威望的牧首就是君士坦丁堡牧首。

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在蠻族的侵襲下滅亡,但西方教會並沒有隨著帝國的滅亡而一蹶不振,相反他們吸收了入侵的蠻族,讓這些人先後歸信了羅馬教會,所以這時的西方天主教帶有拉丁色彩。公元800年,羅馬教宗里奧三世甚至為崛起的查理曼大帝加冕。

在西方教會發展壯大之時,東方教會卻迎來了穆斯林的挑戰。7世紀中期,崛起穆斯林已經占領了三分之二的拜占庭領土。大馬士革、安條克、耶路撒冷三大牧首區都被穆斯林奪去。伊斯蘭軍隊曾兩次兵臨君士坦丁堡城下。


在兵臨城下的危機下,拜占庭人開始出昏招,他們認為穆斯林之所以戰無不勝的原因是因為他們從來不畫先知的聖象,於是東方教會想當然地認為必須消滅聖像,才能贏回上帝的眷顧。公元726年,拜占庭皇帝利奧三世下令搗毀帝國境內所有聖像。而此舉卻遭到了西方教會的強烈反對,也為二者之間的最終分裂埋下了伏筆。

1054年7月16日,在聖索菲亞大教堂的一次禮拜儀式上,羅馬教宗宣布將君士坦丁堡牧首逐出教籍,君士坦丁堡牧首也還以顏色,宣布開除羅馬教宗。東西方教會分裂成西方的天主教和東方的東正教,史稱「大分裂」。


基督教大分裂後,二者並非沒有和好的轉機。就在大分裂的幾年後,拜占庭帝國式微,東方的穆斯林再度兵臨城下,東正教被迫向西方的天主教求救。1095年,羅馬教宗烏爾班二世發起了第一次十字軍東征。這就是歷史上十分著名的十字軍東征,持續近200年的、有名的宗教性軍事行動,由西歐的封建領主和騎士,對地中海東岸的國家,以收復阿拉伯入侵占領的土地名義發動的戰爭。前後共計有九次。十字軍東征對西方基督教世界造成了深遠的社會、經濟和政治影響,其中有些痕跡至今尚存。


這本該是東西教會聯合起來,共同對抗外敵,修復裂痕的絕佳契機。但是沒想到第四次十字軍東征的時候,魚龍混雜的十字軍竟然向君士坦丁堡拔刀相向,洗劫了這座千年古城。經此一役,天主教與東正教和解無望。此後,拜占庭帝國也一蹶不振,1453年,奧斯曼土耳其入侵君士坦丁堡,滅了拜占庭。東正教的象徵聖索菲亞大教堂,淪為清真寺。

聖索菲亞大教堂




再後來,一部分東正教教徒負重北上,在今天的俄羅斯、東歐地區再度傳教,最終在斯拉夫人聚集的地區重建了東正教。如今,東正教在俄羅斯及巴爾幹地區追隨者眾多,在全球也有超過1.5億的信眾。

以上就是東正教可以在俄羅斯發展的歷史原因啦。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29 14:47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