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2-20
- 最後登錄
- 2025-7-28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0189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51531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苗木病蟲防治:桂花的三種常見病害及防治方法
桂花常見的病害有褐斑病、枯斑病、炭疽病,它大多發生在葉部,會導致桂花早落葉,植株生長態勢削弱,桂花產花量和觀賞價值降低。桂花這三種常見的病害症狀是怎樣的,應該如何防治?
桂花褐斑病
病原體是真菌。病菌以菌絲團的形態在病葉和病落葉上越冬,3月下旬產生分生孢子進行初感染,靠風和雨傳播。發病初期,葉片上出現黃色的小斑點,後逐漸擴展成圓形或不規則形狀,顏色為黃褐色至灰褐色,直徑在2~10mm之間,病斑外有一層黃色的暈圈。葉面正面散生許多黑色霉狀小斑,待病斑受葉脈限制,連接成大斑後,葉片就會枯死。每年的4~10月份為褐斑病多發季節。桂花老葉比嫩葉易感病。
防治方法
1. 冬季及時清除並銷毀病株殘體、病葉,引入的苗木應剪除病葉,重病區的苗木在出圃時,可噴施高錳酸鉀1000倍液。
2. 加強水肥管理,增施腐殖質肥料和鉀肥,增強植株抗病力;種植環境要通風透光,發病期不宜噴淋,避免雨淋。切忌土壤積水。
3. 及時防治介殼蟲、蚜蟲等刺吸式害蟲。
4. 秋末入室前噴兩次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進行防治,如有發生,可用90%百菌清500倍液或50%多菌靈500倍液進行防治。發病期間可噴洒1:2:100~200石灰倍量式波爾多液,或50%苯萊特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嗪氨靈500倍液,或50%代森銨600倍液。
桂花枯斑病
桂花枯斑病的病原菌多從葉緣、葉尖侵入,最先發生在葉片的葉緣和葉尖。在發病初期,桂花樹葉片上會出現淡褐色的小點,逐步擴大成圓形或不規則形的病斑,後病斑可相互連接葉片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為近圓形或不規則形灰褐色大斑,邊緣為綠色。在後期,病斑上會出現黑色小點。
桂花枯斑病多發生在高溫潮濕、通風不好、植株生長較弱時候,一般發生在7至11月份,在環境條件不好的棚室內全年可發生。病菌以分生孢子借風、水傳播侵染。越冬後的老葉及植株下部的葉片發病也較重。
桂花炭疽病
桂花炭疽病主要侵染桂花葉片,病原菌以分生孢子盤在病落葉上越冬,受風雨傳播。在發病初期,桂花葉片上出現褪綠小斑點,後逐漸擴大形成圓形、半圓形或橢圓形病斑。病斑淺褐色至灰白色,邊緣有紅褐色環圈。在潮濕的條件下,病斑上出現淡桃紅色的黏孢子盤。炭疽病多發生在4~6月份。
枯斑病與炭疽病的防治措施
1.首先要減少病菌來源。在秋季時候把病落葉徹底清除掉後加強栽培管理:選擇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或基質栽植桂花;增施有機肥及鉀肥;栽植密度要適宜,以便通風透光,降低葉面濕度減少病害的發生。
2.在發病初期噴洒65%代森鈉500倍液或1:2:200倍的波爾多液,以後可噴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50%苯來特可濕性粉劑1000至1500倍液。在重病區在苗木出圃時要用1000倍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消毒。
來源:苗易網
|
-
總評分: 威望 + 2
SOGO幣 + 20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