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927|回覆: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植栽技術交流] 葡萄褐斑病 [2P] [複製連結]

天使長(十級)

懇辭勳章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發帖狂人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生活智慧王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星座之星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0-4-7 00:36:0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葡萄褐斑病

葡萄褐斑病(Grape phaeoisariopsis spot)


別名葡萄斑點病、葡萄褐點病、葡萄葉斑病,葡萄角斑病

分布為害葡萄褐斑病分布於各葡萄產區。多雨年份和管理粗放的果園易發生,特別是葡萄採收後忽視防治易引起病害大量發生,造成病葉早落,削弱樹勢,影響產量。

症狀葡萄褐斑病僅為害葉片。在葡萄葉片上發生的褐斑病有兩種:病斑定形後,病斑直徑在3~lOmm的稱為大褐斑病:病斑直徑在2~3mm的稱為小褐斑病。褐斑病一般在5~6月份開始發病,7~10月份為發病盛期。葡萄大褐斑病的症狀因品種而異。發病嚴重時,病葉乾枯破裂,往往早落,病斑呈近圓形或多角形,邊緣褐色,中部有黑色圓形環紋,邊緣最外層呈暗色濕潤狀。葡萄小褐斑病,在病葉上呈現退色小斑,中部顏色稍淺,後期天氣潮濕時,可在病斑背面產生黑霉狀物,即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病原病原為大褐斑病葡萄假尾孢菌Pseudocercospora vitis (Lev.)Speg.;小褐斑病座束梗尾孢尾孢Cercospora rossleri.,均屬半知菌亞門真菌。

發病規律高溫、高濕的氣候條件,是葡萄褐斑病發生和流行的主導因素。因此,夏季多雨的地區或年份發病比較嚴重。南於伏旱,雨季向後推遲至9~10月,這時氣溫較低,不利於病害的發生,因而為害較輕。此外,果園管理粗放、施肥不足、樹體衰弱時,也有利於發病。

防治措施

(1)秋後徹底清除果園落葉,集中燒毀或深埋,以減少或消滅越冬病源。在葡萄生長期間,要注意果園排水,及時打頂、剪副梢,加強通風透光,降低果園濕度,並適當增施有機肥料,促使樹勢生長健壯,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以減輕病害的發生。

(2)在發病初期,綜合防治葡萄黑痘病、炭疽病,可以噴施80%代森錳鋅800倍液,或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每隔10~15天噴1次,連續噴2~3次,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由於病害一般從植株下部葉片首先開始發生,後逐漸向上蔓延,因此,第1、2次噴藥要著重噴植株下部的葉片,並注意葉片
的上、下部要噴洒均勻。也可用10%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3000~5000倍液,或25%戊唑醇乳油2000~3000倍液,或10%多抗黴素B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30%苯甲•嘧菌酯懸浮劑2500~3000倍液。

來源:農價雲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SOGO幣 收起 理由
夢幻仙女 + 3 + 20 您發表的文章內容豐富,無私分享造福眾人,.

總評分: 威望 + 3  SOGO幣 + 20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系統通知:簽名被屏蔽。請速依下列順序辦理更新,1.退出系統;2.重新登入;3.更新資料。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20-4-7 21:55:06 |只看該作者
感謝你的分享長知識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18 21:47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