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壺挑選重點
想要泡茶就需要一把茶壺,茶好不好喝除了茶葉本身,茶壺也是個關鍵。現在市面上的茶壺形形色色,更有不少人到國外購買茶壺,只是店家的介紹真的中肯嗎?不如自己學幾個小技巧,為自己選擇一把好壺吧!
泡茶的由來
品茶起源於中國,唐朝時喝茶的方法是「煮茶」,到了宋朝則改為「抹茶」,煮茶與抹茶都使用「團茶」(常見的茶餅),所以不是用泡的方式飲用。宋朝由日本派來的使節,將茶道傳至日本,其實抹茶與煎茶都源自中國。到了朱元璋建立明朝,因為他只喝散茶(茶葉),因此上行下效開始流行,出現泡茶用的茶壺。這樣的飲茶文化傳衍至今已近千年歷史。
茶壺挑選重點
以圓形壺身為主
茶壺有很多造型,如果想要選購第一把茶壺,得把實用列為優先考量。圓形的壺身有助於茶葉舒展,適合各種茶葉,最適合入門者使用。
手感
每個人的手掌大小不同,習慣與感覺也不一樣,可以拿起茶壺試試手感,感覺會不會太重。因為茶壺把手的大小與長度都不同,會影響拿起來的手感,所以親自感覺才知道適不適合自己。
色澤
茶壺的色澤很重要,也是愛壺人士在意的要項之一。一把用料實在、燒製的過程溫度足夠,且工序沒有被偷工的情況下,茶壺會反映出自然的光澤。如果茶壺本身的色澤暗沉,可以判斷這把茶壺在製作過程並沒有這麼講究。
製壺前拿原料製作的「試片」,左邊的試片明顯光澤不如右邊,正是因為燒製的溫度不足所造成。
重心
以標準壺來說,重心就格外重要,檢測茶壺的重心很簡單,只要將茶壺放在水盆中,如果茶壺能安穩浮在水面上,就表示這把茶壺具有良好的重心。
味道
在燒製的過程中,如果溫度與時間足夠,燒出來的茶壺只會帶有些微土味。如果茶壺的土味很重,就表示這把茶壺在製作過程中溫度不足。
功能
出水順暢
一把好的壺出水一定要順暢,最簡單得當方式是將茶壺裝水,在倒水的過程中看水柱是否順暢且完整,用來判斷茶壺內部的細緻度。
精密度
藉由工法日益精進,茶壺的精密度也越來越高,精密度就是茶壺與壺蓋的間隙,精密度良好的茶壺,蓋上壺蓋後搖動,壺蓋不會與茶壺撞擊。如果精密度不足,搖動壺蓋會感覺很鬆,壺蓋會發出撞擊壺身的聲音。
用途
茶壺有分大小,所以要考慮平常是幾個人喝,茶壺製作時就有考量容量,買壺可以向店家說明自己想找適合幾個人喝的茶壺,以免選到尺寸不對的茶壺,過大過小都會造成不便。
內部出水口設計
茶壺內部出水口有單孔,還有網孔及球孔,這三種最常見,網孔與球孔的設計能避免出水孔被茶葉堵住,就像個濾網能阻擋茶葉,製作的工序也比較多,單孔就沒有這種功能,所以可以選擇網孔及球孔。
左為球孔,右為圓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