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93|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十有思想(一)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0-4-9 19:04:1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十有思想(一)

  一般人認為「有不是無」,「無不是有」,有與無是不一樣的。然以般若智慧觀照世間萬法,就能知道「無不是真無,有不是真有」的至理,無與有之間,既非對待,亦非分別,而是純然如一,理事無礙的。「有」,是世法,是生活的活用;「無」,是出世法,是生命的本體。我們可以擁有,只是應該擁有什麼?   

  第一、要有宇宙之心:佛教云:「今此三界,唯是心有。」南宋陸九淵體悟「萬物森然於方寸之間,滿心而發,充塞宇宙,無非此理。」明代理學家王陽明繼之發揚「宇宙即是我心,我心即是宇宙」。既然宇宙能涵容世間的一切,我的心中為什麼只愛一個家庭?只愛一個國家呢?我們的心應該什麼東西都能包容,要擴大得像宇宙一樣大。

  第二、要有度眾之慈:如果希望別人來親近我們,向我們求教,首先自己要散發出慈悲的氣息,運用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攝法門,才能度人教人。如同觀世音菩薩「以種種形,遊諸國土,度脫眾生」,就是憑藉著慈悲為本,方便為門,才能擴大無邊的教化事業。

  第三、要有弘法之勇:一個人在世間上立身處事,不可逞「匹夫之勇」,應該把勇敢用在維護正義、講學、弘道、傳教上面。孔子壯年時即道譽隆盛,追隨他的學生眾多,但是孔子的一生,很少受到諸侯國君的重用,並且長期過著不安定、四處遊走的生活,孔子曾感嘆自己「累累若喪家之犬」。即使如此,孔子仍堅定其「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的道德;這就是弘法之勇。

  第四、要有修道之恆:學習世間的技能,至少也要三年五載才能出師,更遑論修道?菩薩修行要「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久集無量福德智慧,不生疲倦,不生厭離,才能圓滿五十一階位而成就佛道。如果修道沒有恆心,就像露水道心,又如五分鐘的熱度,是禁不起時間考驗的。

  第五、要有正覺之慧:現在科技進步,學術發達,各種思想、見解、宗教,真是五花八門,我們必須有正覺的智慧去判斷、了解和深思,才能理出一條智慧之路;此正覺的智慧,則來自於自我觀照的般若信仰。

  十有思想的前五點是:

  第一、要有宇宙之心。

  第二、要有度眾之慈。

  第三、要有弘法之勇。

  第四、要有修道之恆。

  第五、要有正覺之慧。

(星雲法語)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14 02:33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