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6-10-2
- 最後登錄
- 2024-12-1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632
- 閱讀權限
- 90
- 文章
- 624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楞嚴經淺釋00057
希臘神話西西非斯,被宙斯罰他把一巨石推上山,他推呀推,推呀推,快要到山頂的時候,石頭掉下來,又落山底下了。他又去推,又掉落山下,一直反復同樣動作,有沒有?我覺得他這種精神還是有意義的。我們學佛有沒有這種精神?有沒有這種毅力?不管如何,我就是要百分之百認真,百分之百盡力,只顧耕耘,不問收獲,像穿衣吃飯一樣,就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我生命離不開他,思惟離不開他。這樣子的話就熟了。熟就能生巧。有一天就悟道了,不知道哪一天,就像西西非斯推石頭,什麼時候推到頂,他就成功了,但是沒有成功之前,他一直推一直推,天天推天天推。快要頂又掉下來,挫折感非常重,如果他放棄,就永不可能推到頂。如果我們放棄,就永不可能成佛。
釋迦牟尼佛夜睹明星,這能見的就是他了因的慧性,所見的明星,就是一個佛緣,緣因的善性。這二個見,一個是能見,了因的慧性,所見的明星,是緣因的善性,就能見所見。這能見從哪裡來的?還有一層本見,能見是從本見來的,本見就是正因的理性,能見是了因的慧性,所見是緣因的善性,這個明星是緣,這見有三層。能見是從本見來的,
明星觸動了這個緣,能見見到所見的,就觸動了智慧。他沒有跟這個緣攪合,這時就見到他的本見,認識這個本體了。這三層是﹕一個能見,一個所見,還有一個本見。本見是正因的理性,本來有的知見,人人皆有,各各不無的知見。見性人人皆有,就佛性的一個作用。我們見聞嗅嚐覺知都是佛性,這六種佛性歸為一種,一就是六,六就是一。
因為這個本見,就產生了見,所見到這顆明星,見不是眼睛見?楞嚴經第一章,佛問阿難﹕你用什麼見?我用眼睛見!佛陀說﹕你眼睛在哪裡?阿難就老搞不清楚,不是眼睛見嘛,見性才能見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