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6-10-2
- 最後登錄
- 2024-12-1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632
- 閱讀權限
- 90
- 文章
- 624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楞嚴經淺釋00048
我們能見的眼睛,見到的只是某一個定點。比方我的眼睛看到花,就是有能所。我的耳朵聽到誰在講話,這也是有能有所。觀世音菩薩不是,菩薩聞性遍滿法界,不分別的。我們怎麼樣?有能有所,有能有所是世間法,佛法是能所俱泯,能所都不見了。怎麼不見的呢?因為法住法位。觀音菩薩的聞性不會礙著音聲,音聲也不礙著聞性,是法住法位,所以世間相常住。是這樣的意思。能見的眼睛不會隨著所見到的色塵轉,耳朵也不會隨著聲塵來轉,不會隨這個塵境,就是外面色聲香味觸法而轉,那都是塵垢,也叫境界相!我們的心隨著六塵轉,眼隨著色轉,耳隨著聲轉,都是隨著外境轉。執著,抓著緊緊,不放下。以前老和尚都是怎麼講,看破、放下、自在。你怎麼樣才能看破呢?要把事情看輕一點,法住法位,這個見聞覺知,不要摻合境界相,現前不要分別執著,因為我們之所以有輪迴生死,就是妄想執著,不能證得,不能享受佛果。雖然人人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個個都能夠成佛,但是障礙重重,有沒有覺得有點悲哀?
我們人人都可以成佛的,可是淪落到末法時期,還是一個生死凡夫。為什麼呢?因為六根追逐六塵,放不下、看不破、執持不捨。真正有一天,時間一到,兩腿一伸,兩眼一閉,沒辦法了。所以我們做人要輕鬆一點,要能夠放下。很多事就是看不破、放不下,捨不得,都是心啊!著在自己的愛恨情仇上面,不但是著了,而且緊緊不放。所以生滅是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本來見性、聞性都是不生不滅的,因為著在這些有生有滅的形相上,外界的塵境,色聲香味觸法都是有生有滅的。我們的見聞嗅嚐覺知,這個不生滅的追逐有生滅的,變成有生滅的,有為法就是這樣來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