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35|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傳奇故事] 唐朝宰相請求出家為僧,不一會又反悔,李世民:我忍你很久了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生活智慧王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絲襪美腿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0-4-18 02:01:1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唐朝宰相請求出家為僧,不一會又反悔,李世民:我忍你很久了

2020/04/17 來源:博史通今
公元618年,李淵廢掉隋恭帝楊侑,在長安稱帝,國號為唐,以當年為武德元年。與此同時,「西秦霸王」薛舉對長安虎視眈眈,幾次發兵攻打唐軍。李淵為了掃清障礙,派次子李世民率軍攻打薛舉。在李世民出征之前,李淵寫了一封信,讓李世民親手交給當時的隋朝河池(陝西鳳縣)太守,邀他共舉大業。




李世民奉李淵之命,立即到河池拜見太守大人,得到了太守夫婦的熱情款待。在宴席上,李世民非常恭敬地對太守夫婦說:

表姑、姑父,小侄離京時父王特備家書一封,請姑父母赴京共商朝政。
太守拆信一開,果然是李淵誠摯邀請,爽快地對李世民承諾:「既然表哥相邀,我自當到長安效力。」於是,隋朝的河池太守歸順了唐朝。這位河池太守是誰?李世民為何稱他為姑父呢?此人名叫蕭瑀,他和李世民的親戚關係需要先捋一捋。


蕭瑀,字理孫,是梁武帝蕭衍的玄孫、西梁明帝蕭巋的第七子。同時,蕭瑀還有一個身份,那就是隋煬帝楊廣的妻弟,楊廣的蕭皇后是蕭瑀的同母姐姐。

蕭瑀的妻子獨孤氏乃是獨孤皇后(隋文帝楊堅之妻)的親侄女,而唐高祖李淵是獨孤皇后的親外甥。也就是說,李淵和蕭瑀之妻乃是姑舅表兄妹。這就是為何李世民會稱蕭瑀為「表姑父」的原因。可想而知,在當時情況下,蕭瑀作為隋朝國舅,憑李淵的一封信就投奔唐朝,是對唐朝多麼大的支持。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當蕭瑀全家來到長安後,李淵立即封蕭瑀為宋國公、民部尚書,不久,又兼任宰相。

唐朝實行「群相制」,三省的正副長官皆稱為宰相,所以,李淵在位9年,一共有16位宰相,但讓人想不到的是,20多年後,到了貞觀二十二年,其他15人早已離去,蕭瑀卻還活動在朝堂之上。只是蕭瑀仕途坎坷,曾6次被罷相,六起六落,最後一次竟然因為出家的事情被李世民貶出京城。蕭瑀的事情,還要從頭說起。




唐朝武德年間,李世民和李建成的矛盾日益凸顯,蕭瑀作為李淵的親信,積極站在李世民這邊,因此,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繼續任命蕭瑀擔任宰相。但蕭瑀脾氣暴躁,仗著是李世民「表姑父」的身份,在朝堂上非常跋扈,有一次因政見不合,竟然和陳叔達(陳朝皇室後裔,另一位宰相)打架,簡直不成體統。《新唐書》云:

太宗怒,廢於家。
蕭瑀的這番作為,有損朝廷顏面,被李世民免除官職,在家閉門思過,不久,蕭瑀復出。李世民不僅恢復蕭瑀的尚書左僕射(宰相)之位,還把女兒嫁給了蕭瑀的兒子,二人結為親家。


蕭瑀仗著年長,多次對房玄齡等人頤指氣使,有一次,房玄齡有小的過失,蕭瑀揪著不放,痛陳房玄齡之惡,李世民看不下去,再一次將蕭瑀罷相。



會玄齡等小過失,瑀即痛劾,不報,由是自失,罷為太子少傅。
經過一段時間反思,蕭瑀重回相位。當時他的姐姐蕭皇后(下圖左)身在突厥,蕭瑀思念姐姐,曾和突厥有秘密通信,被人彈劾,第三次被罷相。


蕭瑀每次被罷免之後,都能很快官復原職,但很快又犯錯。從貞觀四年到貞觀八年,蕭瑀又因為彈劾李靖、處事急躁的原因被兩次罷免,算下來,蕭瑀已經先後五次被罷免宰相。之後很長一段時間,蕭瑀出任歧州刺史,遠離京城。直到9年後,也就是貞觀十七年,因太子李承乾謀反,蕭瑀審理此案有功,再次被任命為尚書左僕射,這是蕭瑀第六次擔任宰相。




若論才能、出身,蕭瑀足以擔任宰相。這也是為何李世民先後5次將蕭瑀復職的原因。但蕭瑀有個最大的缺點,他為人張狂,有太過挑剔,他喜歡別人長處,卻無法忍受別人的缺點,所以,朝廷中的同僚和他都不太親近。例如,貞觀十九年,李世民御駕親征高句麗,房玄齡等人留守長安處理朝政。等李世民歸來,蕭瑀開始告狀,《資治通鑑》云:

特進同中書門下三品宋公蕭瑀性狷介,與同寮多不合,嘗言於上曰:「房玄齡與中書門下眾臣,朋黨不忠,執權膠固,陛下不詳知,但未反耳。」
蕭瑀不僅誣陷房玄齡結黨營私,說房玄齡有謀反之嫌,還說李世民識人不明。


房玄齡是李世民的潛邸舊臣,多年幫李世民運籌帷幄,李世民對房玄齡的信任遠超蕭瑀。李世民對蕭瑀的這種做法,十分不認可,訓誡蕭瑀:



「卿言得無太甚!人君選賢才以為股肱心膂,當推誠任之。人不可以求備,必舍其所短,取其所長。朕雖不能聰明,何至頓迷臧否,乃至於是!」(《資治通鑑》)
李世民是在說蕭瑀太過分,用人要揚長避短,房玄齡固然有缺點,但他能力出眾,又忠心耿耿,卻被蕭瑀說成了佞臣。


蕭瑀舉報房玄齡,李世民沒有採納,蕭瑀內心不得志,對李世民充滿埋怨,幾次忤逆李世民的旨意。

內不自得,既數忤旨,上亦銜之,但以其忠直居多,未忍廢也。(《資治通鑑》)
蕭瑀越是發牢騷,李世民對蕭瑀不滿意,甚至有些嫌棄他(「上亦銜之」),但李世民念及蕭瑀是老臣,顧及他的面子,並沒有罷他的官。接下來,發生了一件讓李世民非常惱火的事情,讓李世民徹底爆發了。


唐朝開國名將、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的張亮曾是李世民的心腹,張亮在謀反之前,曾一度迷上佛教。有一次,李世民對張亮說:「你這麼喜歡佛,為何不出家啊?」蕭瑀當時也在場,因為蕭瑀被李世民多次批評,有些不得志,便趁機對李世民說:「陛下,臣想出家。」

李世民本來就有些不喜蕭瑀,沒想到蕭瑀竟然主動請求出家。李世民便說「我知道你們家素來和佛門有緣(蕭瑀的高祖父、梁武帝蕭衍就曾迷戀佛教,幾次以皇帝身份出家),你既然想出家,我也不能違逆你的意思,朕批准了!」

上嘗謂張亮曰:「卿既事佛,何不出家?」因自請出家。上曰:「亦知公雅好桑門,今不違公意。」(《資治通鑑》)
蕭衍本來並不想出家,他只是打算以此來要挾李世民,讓李世民看出他的重要性。所以,他篤定李世民定會挽留他這位「表姑父」。沒想到李世民竟然答應他出家,這就很尷尬。


蕭瑀沉默一會,又對李世民說:「臣仔細想了想,我還是不出家了。」

須臾復進曰:「臣適思之,不能出家。」(《資治通鑑》)
蕭瑀出家的事情,並非《資治通鑑》一家之言,《舊唐書》也曾記載:

會瑀請出家,太宗謂曰:「甚知公素愛桑門,今者不能違意。」瑀旋踵奏曰:「臣頃思量,不能出家。」太宗以對群臣吐言,而取捨相違,心不能平。
作為堂堂宰相,以出家來威脅帝王。見威脅無效,又出言反悔,蕭瑀的這種行為,讓李世民大動肝火。這件事的結局就是,李世民第六次罷免了蕭瑀的宰相,削掉他宋國公的爵位,貶蕭瑀到商州任刺史。


李世民之所以會如此對蕭瑀,並不僅僅因為蕭瑀出爾反爾,而是長期積累太多對蕭瑀的不滿,趁機爆發而已。正如《資治通鑑》所說:

「卿自請出家,尋復違異。一回一惑,在乎瞬息之間;自可自否,變於帷之所。乖棟樑之體,豈具瞻之量乎!朕隱忍至今,全無悛改!」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你自己要出家,結果又反悔,瞬息之間變幻無常,這是宰相該有的氣度嗎?特別是這句「朕隱忍至今,全無悛改」,意思是:蕭瑀:朕忍你很久了!


在李世民心中,哪有什麼表姑父,蕭瑀不管是出家、還是被貶,註定不能留在李世民身邊了。

就這樣,蕭瑀的宰相生涯徹底終結。不過,這件事也引起了風波。蕭瑀被貶,他的姐姐蕭皇后(隋煬帝之妻,此時已從突厥接到長安)無法忍受打擊,一病不起,當年病逝,享年80歲。

蕭皇后去世,李世民非常感懷,又把宋國公的爵位還給了蕭瑀。三個月後,74歲的蕭瑀生病去世。這位唐朝六起六落的傳奇宰相、這位隋煬帝的小舅子、這位唐太宗的小姑父,給自己生命畫上了句號。


蕭瑀死後,蕭氏一族在唐朝長盛不衰。蕭瑀的後代有8人做過唐朝宰相,蕭家持續興旺了100多年。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13 15:39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