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6-10-2
- 最後登錄
- 2024-12-1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632
- 閱讀權限
- 90
- 文章
- 624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楞嚴經淺釋00044
下面還有個偈語,這一偈也很有趣。我先講個小故事,有一次佛要說法了,法王登上講台,法王是誰?就是釋迦牟尼佛升座,維那是文殊師利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唱了一首偈語,唱完佛就下座了。文殊師利菩薩唱什麼呢?「法筵龍象眾,當觀第一義,諦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文殊菩薩唱完,佛就把法說完了,佛法第一諦是什麼?就是法王法,就是法住法位,文殊菩薩做維那,就唱這麼一首偈。維那把磬一收就下去了,法王也沒開口,法說完了,就是維那代佛說了那麼一首偈。意思是座中各位都是佛門龍象,你們理應當審慎的觀察第一義諦。用智慧仔細去觀法王法,法王法就如是。因為這句偈很重要,也就是佛法的根本。
那下面法華經這首偈語,是關於是法住法位。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於道場知已, 導師方便說。這四句不解釋,可能不太明白。是法住法位,什麼叫法呀?
所謂的法,就所有世間森羅萬象,包括人事物都叫法。所以法是一個通稱,有形的無形的都叫法。我特別講,這個法有二個層面,一個叫法性,一個叫法相。其實佛法就是講這些,只是在不同的經裡面,或者有不同的名相。真俗二諦,緣起性空,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所以真諦是是法性,俗諦是法相,性是無形無相的,相呢,就有一個形相。性是你抓不住摸不著的,有感覺的;相是沒有感覺的,假使法是指一個人,法性指的就是心,法相指的是色,色身二法就相當於法性跟法相。什麼都可以類推,所以法的二面,一個法性,一個法相。法性呢,是有知覺沒有形相,法相呢,是有形相沒有知覺。
這偈語的第一句,是法住法位,位就是一個位置,各人坐各人的位子,不要亂了套。是法住法位,法性坐在法性的位子,法相坐在法相的位子,法性不要坐到法相的位置去,
法相不要坐到法性的位置,你沒有坐好位置,一個性體一個形相,一個有常,一個無常,這二樣東西,不要摻合在一起,就是法住法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