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6-10-2
- 最後登錄
- 2024-12-1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632
- 閱讀權限
- 90
- 文章
- 624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楞嚴經淺釋00020
他慢慢把生命輪迴的原因講出來,把我們怎麼樣迷失講出來,也指引我們怎麼樣回歸原有的自性,原來的相貌。原來的相貌是什麼?我們也不知道。所以佛要我們覺,自覺!什麼叫自覺?認識自己!佛教我們怎麼樣認識自己,這樣而已呀!佛就顯現一位老比丘的樣子,說法四十九年。這裡面是很多的方法,如何修行,如何自覺!
你誦一部經,不是說誦就有功德,當然你有功德,但是誦經祈求這個功德太小了。你要理解這一部經,對你有什麼用處?每一部經至少有一種方法,通常有很多方法,教你怎麼樣修行,教你怎麼樣離苦得樂,教你怎麼樣解決問題,這個才是重點,可是我們都忘了。認為誦誦經就是功德,經中常說﹕受持讀誦,受持這兩個字,不要忘記了。受持就是要領納於心,憶持不忘。讀誦還在後頭,讀誦當然很好,讀誦也有引你進入受持的功能。
所以受持讀誦之後,你明理了,照著去修行了。明理就叫做見道,見道之後還要行,怎麼樣行?觀行,你的觀念把佛的真理運用在修行上,有一天你也能夠覺悟,有一天你也能夠成佛。因為你本來就具備這種potential,你本來就有潛力成佛,為什麼不能成佛呢?佛說﹕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因為有兩種顛倒,兩種毛病,一個是妄想,一個是執著,什麼叫妄想呢?不該想的就偏要去想,胡思亂想,也不知道自己想什麼。不單只是亂想,而且還攀緣,不肯鬆手,越想越煩惱,這個叫執著。很多觀念,不管對不對,抓緊了就不肯放鬆,非要順著自己的意思不可,這個就是執著,一切煩惱都是從這裡來的。如果你能夠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你就是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