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47|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教傳經咒] 釋隆迅法師講經 楞嚴經淺釋00016 [複製連結]

Rank: 9Rank: 9Rank: 9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0-4-27 19:50:5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楞嚴經淺釋00016
另外我們講到性體大,大是形容法身德。性所指的是心性,法身的性大。我們一般講,眼睛能夠見,因為它有見性;耳朵能夠聽,因為有個聞性;鼻子能夠嗅,它有個嗅性;舌頭能夠嚐,它有個嚐性;身體有個觸性;意識能夠分別就是意。見、聞、嗅、嚐、覺、知,稱之為六識。眼、耳、鼻、舌、身、意,所以能夠見、能夠聞、能夠嚐、能夠嗅、就是因為有這六識。所謂見、聞、嗅、嚐、覺、知,這六種性,我們稱為見性、聞性等等、這六種性其實也是一個見、聞、嗅、嚐、覺、知,凡夫迷了,在現象上一分作六,其實就是我們自性、心性。這個性體很大,對於已經覺悟的人,無所不包含。一切唯心造。我們現在呢,想一件事情要規劃要設計,最後成就,也可以說由心所造。
但是呢,我們這心量越來越小了。由於無始劫以來,心性迷了,狹隘了,不向成佛的道路走,卻追逐外界的塵垢。本來清淨的性體,接觸到外面境界相,色、聲、香、味、觸、法,執著追逐,就是無明。產生分別,分別的當下就產生能所,能所接觸後,就稱為識,跟原來的性體不一樣了,就是見、聞、嗅、嚐、覺、知。
外面的境界相是污垢,污染的性體。也就因為有污染,它所集中的領域就變狹窄了。所以我們的心,就不能像聖人的心那麼樣寬廣。佛的心,所謂的覺性是無所不在、無形無相、無所不包的,但是我們因為迷失原因,所以心量變狹窄了,有了障礙,有了污染。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9 20:50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