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65|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教傳經咒] 大方廣佛華嚴經 普賢行願品淺釋48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0-6-4 05:33:0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隨喜功德有四種:有(1)隨而不言。(2)喜而不隨。(3)亦隨亦喜。(4)不隨不喜。隨而不喜,是出於勉強。

譬如有些和尚因政抬而焚身,捨身是捨了,但不是出於歡喜,而是有一種瞋恨鬥爭之心。這叫隨而不喜。



喜而不隨,是歡喜,但不去作功德。亦隨亦喜,是既跟隨去作功德,而又歡喜。不隨不喜,是根本不去作,也不歡喜。

有此四種分別。功是所立的功,德是所作的德行。功是顯著的,德是秘密的。功是人人能看得見,德是有的時候看不見的。



普賢菩薩又對善財童子說:「我再說一遍,所謂隨喜功德這個願,所有盡虛空遍法界,

十方三世一切佛的國土,極微塵那麼多數的諸佛如來,從最初發菩提心,修一切智慧,精進而不懶惰的修福修慧。」

福是從多方面修成的,所謂「毋以善小而不為」,因為大功德是由小功德積成,「毋以惡小而為之」,

不要以為說個小小妄語,不算一回事,小妾語打多了,就成了大妄語,也不要以為殺一隻螞蟻是小事,

不要緊,殺人是從殺螞蟻開始,微細地方也要留意,注意那些小功德,福就聚積在一起,泰山是由一粒一粒微塵造成的,

福也是如此。諸佛如來為教化眾生,犧牲生命來救助眾生。好像釋迦牟尼佛割肉餵鷹。鷹追一隻雀,

追到修行人那裡,雀知道修行人有慈悲心,雀就飛到腋下躲避,釋迦牟尼佛就保護小雀,

鷹就說話:「你保護雀,令牠活了,那我就要死了,我沒有肉吃就會餓死,你救牠不救我,是不平等、不慈悲,如果你不能救我,就不要救牠。」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8 22:47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