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15|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釋隆迅法師開示 隨縁法語十六 佛教重視實修實證 [複製連結]

Rank: 9Rank: 9Rank: 9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0-6-7 16:01:4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隨縁法語十六
佛教重視實修實證
第三個層次是什麼呢?是實踐的層次:每一部佛經都至少有一種修行的方法。例如《金剛經》怎樣修呢?是書寫、受持、讀誦,為人演說,書寫就是抄寫,現在印刷發達,除非你的字特別美,否則不要抄寫太多經典,將來不知如何處理。受持的意義是什麼?受就是領納於心,持就是憶持不忘。受持就是接受他,照裡面的方法修行。讀誦二字者,讀是對著經本唸出來,誦則是背誦。每一部經裡,都告訴我們許多修行的方法。為人演說者,你不必像大法師一般,為大眾講經說法,只要你將佛經中一句偈頌為旁人講解,幫助他解決問題,就有很大的功德。
《金剛經》非常重要,因為《金剛經》教我們超越生死,明心見性,直取涅槃。當然修淨土也好,禪宗也好,佛法不離法相、法性,不管你修那個宗派,離開般若,就是邪道。《金剛經》是《般若經》的精華,直接明了,果真理解其中奧義,就等於拿到入佛之門的鑰匙。即使你修淨土,也一樣要有般若妙智慧,所謂「五度如盲,般若為導。」不管你修什麼宗,一定得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其他的五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都必須靠智慧引導。如果你行布施,沒有般若智慧隨著你,外教做得比你還要多,天主教、基督教做福利慈善事業、蓋醫院學校比佛教積極多了,佛教是近來才積極起來的。
所以你布施的時候,一定要把般若帶到身邊,以智慧的方法行布施,以智慧的方法持戒,以智慧的方法行忍辱,以智慧的方法精進,以智慧的方法禪定。
出家人穿長衫,這不是原始佛教穿的,是明朝一般俗服,因為現在大家都不穿,出家人穿,就變成出家人的專利了。這裡有兩條帶子,過去古人把這帶子配上寶劍很威風,現在出家人還是有這兩條帶子,繫著好看的。我說我們也是配劍用的,這一把叫做般若無形劍,你們看不到。如果出家人忘了配戴這把寶劍,就太可惜了,我們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身上配戴一把般若劍。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8 20:20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