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323|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武當太乙五行拳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藝術之星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0-6-21 00:56:2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武當太乙五行拳

武當太乙五行拳(原名全稱為武當太乙五行擒撲二十三式或五行擒撲手),系武當武術的主要拳種之一。此拳系明弘治(孝宗朱祐樘年間(1488—1504),由武當山道教龍門第八代太乙五行拳宗師張守性,根據武當丹士張三豐“太極十三式”,並上溯漢末名醫華佗“五禽戲”,及道門流派中吐納、導引、技擊等融煉而成。

太乙五行拳以五行生克之理為依據, 以養氣健身、制敵自衛為旨歸,講究尚意不尚力,貴化勁而不硬抗,辨位於分寸毫釐,制敵於擒撲封閉,動靜自如,心息相依,水流雲繞,莫測端倪。其特點是:拳勢柔和綿軟,多纏繞動作,樁式穩沉,腰隨胯轉,兩手環抱,腳走弧線,演練如蛇之行,運行似蠶作繭,架勢緊湊,方丈之地即可演練,以練架式為主,結合站樁,纏繞等基本功鍛煉。“抓筋拿脈”說的就是此拳。


太乙者,元氣也。人之性命全憑其真氣聚體。武當武術前輩們,正是以傳統文化理論為基礎。以陰陽、五行、八卦、九宮之類的理念,以五行結合拳式、結合人體以解說其拳理和鍛煉法則。

其一,以五行的形態、性能、方位為基準,將基本拳式組成五行系統,作為拳種各拳式的基本元素:如人體的前、後、左、右、中五個方位,將“進步、退步、左顧、右盼、中定”為五行。太乙五行拳從動作編排和動作路線上,緊扣五行之理,井井有序的穿行於九宮中。

其二,以五行結合人體。常用的有以五行配五臟,內外五行相互聯繫,又與技擊聯繫。“內五行要合,外五行要順”。“心息相依,任其自然”,依其五行相生相剋之數,調節陰陽平衡。正是人有陰陽,成於五行,以道理為指導,以養身為宗旨,以技擊為末學。體現了道家“天人合一”的觀點,意在追求自然,返樸歸真。“以靜為基,以柔為形”,養生與技擊的有機結合就是太乙五行拳的基本指導思想。

其三,以五行相生相剋的原理規範拳術。太乙五行拳碾轉繞環,環顧八方,分陰陽定五行,踩八卦,穿九宮,“使氣力之所到,架勢即隨之;架勢之所至,而氣力即注之”。一招一勢陰陽相滲,在八卦陣中千變萬化,在太極圈和四方四隅變化,形成九宮穿遊的格局;手是環抱式,腳走括弧式,腰隨胯轉,肩胯相對,旋胯擰膀,在方丈之地行雲流水,勁勢無窮,暢流不息,而元氣按人體五行(迴圈)遍佈之意,使內氣流暢和聚集,有助於內功的形成。這種內外合一,天人合一的提煉和昇華。此乃一曰養身健體,二曰禦敵防身,是修煉之宗旨。


太乙五行拳講究呼吸自然,周身放鬆。太乙五行,旨在養生。人分陰陽,成於五行,五行相生則陰陽和順,五行相克則陰陽不調,和順者免疾病,不調者積痼成病。然而,五行拳依其五形相克之數,調節陰陽平衡,講內調溫養,至陰至陽,驅邪扶正,順其自然,練功不輟,陰陽平和,益壽延年。此拳還吸納了華佗五禽戲中的象形動作:虎形壯肺、猿形壯腎、鹿形壯脾、熊形壯肝、鶴形壯心,使防衰老祛疾病的鍛煉功效更佳。尤其是在拳術中一開一合,運動全身各部的方式和舌抵上齶、接通任督兩脈的真氣運行於人體,對健康大有裨益。

太乙五行拳“拳功低架沉穩,勁走螺旋纏繞”,動作圓柔緩慢,行拳用勁特別強調“用意不用力”,“以意導動”,內氣在柔緩、纏綿的運動中涓涓不斷地流注,從而加快經絡血液迴圈和新陳代謝,對血管和淋巴管起到良好的按摩作用,使之保持良好的彈性,而且還可以排除血液迴圈障礙及小血管痙攣,使毛細血管開放、擴張,促進靜脈、淋巴的回流,增強對組織器官氧氣的供應,加強了心肌的營養作用,從而提高血管和淋巴系統健康。從根節到梢節處處走螺旋纏繞勁,則有利於改善和保健內分泌和微循環系統,也可防治骨質疏鬆和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同時,全身的關節、韌帶、骨骼、肌肉無一不動,可以鍛煉肌肉,增強力量,疏通經絡,消除疾病。

來源:道站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9 12:12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