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8-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5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四無相禮:深入法性,離能所相,知能禮所禮,皆如影像,不生執著,名無相禮。
五起用禮:法性雖離能所,但能從體起用,普運身心,如影普遍,遍禮諸佛。
六內觀禮:即內觀法性平等,外不攀緣境像,能禮所禮,皆法身真佛,不向外求。無相禮,是修空觀,禮真諦佛;起用禮,是修假觀,禮俗諦佛;內觀禮,是修中觀,禮第一義諦佛。
七實相禮:了達諸法實相無相,內外一如,非空非不空,非禮非不禮,非有相非無相,不執空有,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名實相禮。
八大悲禮:實相禮,是觀智圓明,大悲禮,是大悲利物。隨一一禮,皆回迥眾生;普代眾生而禮佛。
九總攝禮:總攝第三至第八共六種禮為一觀,因第一我慢禮,及第二唱和禮并不如法,故不攝入。
凡禮佛者,必須先三業恭敬,繼之五體投地,捧足殷重,然後進入法性。離能所相,普運身心,禮不可禮,但禮內佛,不向外求。
若內若外,同一實相,隨一一禮,普代眾生,方稱如法之禮。
十無盡禮:能禮所禮,重重無盡,如偈頌言:「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師子,我以清淨身語意,一切遍禮盡無餘。普賢行願威神力,普現一切如來前,一身復現剎塵身,一一遍禮剎塵佛」,謂之無盡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