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77|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風俗民情] 印度尼西亞婆羅浮屠寺廟群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民俗耆老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0-6-29 01:32:5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印度尼西亞婆羅浮屠寺廟群

2020/06/28 來源:絲路遺產
婆羅浮屠寺廟群位於印度尼西亞,大約於公元750年至850年間,由當時統治爪哇島的夏連特拉王朝統治者興建。後來因為火山爆發,使這佛塔群下沉、並隱蓋於茂密的熱帶叢林中近千年,直到19世紀初才被清理出來。與中國的長城、印度的泰姬陵、柬埔寨的吳哥窟並稱為古代東方四大奇蹟。1982年,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世界遺產委員會描述:這座著名的佛 ...

婆羅浮屠寺廟群位於印度尼西亞,大約於公元750年至850年間,由當時統治爪哇島的夏連特拉王朝統治者興建。後來因為火山爆發,使這佛塔群下沉、並隱蓋於茂密的熱帶叢林中近千年,直到19世紀初才被清理出來。與中國的長城、印度的泰姬陵、柬埔寨的吳哥窟並稱為古代東方四大奇蹟。1982年,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世界遺產委員會描述:這座著名的佛教聖殿,建於公元8世紀至9世紀,位於爪哇島中部。整個建築分為三層。基座是五個同心方台,呈角錐體;中間是三個環形平台,呈圓錐體;頂端是佛塔。四周圍牆和欄杆飾以淺浮雕,總面積2500平方米。圍繞著環形平台有72座透雕細工的印度塔,內有佛龕,每個佛龕供奉一尊佛像。該遺址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援助下於20世紀70年代得以重建。


婆羅浮屠修築於一座海拔265米的岩石山上
建造到遺棄再到重見光日

「婆羅浮屠」這個名字的意思很可能來自梵語"Vihara Buddha Ur",意思就是「山頂的佛寺」。婆羅浮屠寺廟群歷史經歷了三個階段,分別是從建造到遺棄再到重見光日。



首先是建造,沒有文字記錄誰是婆羅浮屠的建造者,也不知道為何而建。通過比較佛塔隱式地基的浮雕和王室族譜的銘文,人們估計佛塔建造於公元八和九世紀。婆羅浮屠可能於公元800年建成。建造過程估計歷時75年,於公元835年竣工,正值三佛齊大君Samaratunga當政。人們分不清當時爪哇的印度教和佛教統治者。夏連特拉王國被看作是佛陀的虔誠信徒,但在Sojomerto出土的石碑卻說明他們是印度教徒。


「婆羅浮屠」這個名字的意思就是「山頂的佛寺」
其次是遺棄時期,婆羅浮屠曾經在若干世紀中沉睡於層層的火山灰之下和茂密的叢林之中。佛塔的遺棄依然是一個謎團。有一種假設認為爪哇人在公元15世紀轉變為伊斯蘭教徒時遺棄了這座廟宇。另一種理論認為公元1006年前後的一次火山爆發引發饑荒,當地居民只得背井離鄉。然而關於佛塔的輝煌傳說逐漸被對悲劇和災難的迷信取代。根據爪哇歷史傳說,佛塔導致公元1709年一位針對馬塔蘭國王的謀反者死亡。



重見光日時期,英荷爪哇戰爭之後,英國於1811至1816年統治爪哇。上尉托馬斯·斯坦福·萊佛士被任命為爪哇副總督,他對爪哇的歷史有著濃厚的興趣。萊佛士穿越爪哇島,記錄和當地居民的交流,並且收集爪哇古董。1814年在巡視三寶壟的途中,他聽說在村莊附近叢林的深處沉睡著一座叫做婆羅浮屠的大佛塔,便派遣荷蘭工程師H. C. Cornellius前往勘察。Cornellius和他的兩百名屬下花了兩個月在叢林中開拓出一條通往婆羅浮屠的路。由於佛塔可能坍塌,他沒能全部發掘。Cornellius向萊佛士報告他的發現,並附上婆羅浮屠的多幅畫。儘管萊佛士在《爪哇歷史》中只用聊聊數句提及此次發現,人們依然將婆羅浮屠的重見天日歸功於萊佛士。




村莊附近叢林的深處沉睡著一座叫做婆羅浮屠的大佛塔
似金字塔的建築特徵

在婆羅浮屠寺廟群的第一次修復期間,人們發現它和另外兩座佛教寺廟Mendut、Pawon連成直線。雖然這可能是一個巧合,但是當地傳說很久以前有磚路從婆羅浮屠通往Mendut。這三座寺廟的建築和裝飾工藝都屬於同一時期,因此人們猜測它們的分布應該歸因於某種不可參考的宗教習俗。但是和其它兩座寺廟不同,婆羅浮屠修築於一座海拔265米的岩石山上,周圍是乾涸的湖床,婆羅浮屠的底部高出湖床15米。由於它的實心結構和類似金字塔的造型,人們起初認為婆羅浮屠是一座舍利塔(梵文stupa,或譯窣堵坡),而不是廟宇。舍利塔的目的是供奉佛陀,有時也僅僅是一種虔誠的標誌。而廟宇則是在房屋中供奉佛陀,並且給信徒參觀朝拜。

婆羅浮屠是作為一整座大佛塔建造的,從上往下看它就像佛教金剛乘中的一座曼荼羅,同時代表著佛教的大千世界和心靈深處。塔基是一個正方形,邊長大約118米。這座塔共九層,下面的六層是正方形,上面三層是圓形。頂層的中心是一座圓形佛塔,被七十二座鐘形舍利塔團團包圍。每座舍利塔裝飾著許多孔,裡面端坐著佛陀的雕像。佛塔的建築材料是取自附近河流的約5萬5千立方米石料。這些石料被切成合適的大小,由人工運至建築地點。石塊之間用榫卯連接。建築完工之後工匠們在石塊上刻下浮雕。




從上往下看它就像佛教金剛乘中的一座曼荼羅
婆羅浮屠寺廟群這裡的浮雕和佛像是非常的著名的,也是代表作。婆羅浮屠有大約兩千六百七十塊浮雕,其中一千四百六十塊敘事浮雕、一千兩百一十二塊裝飾浮雕,覆蓋了建築的立面和迴廊。浮雕的總面積達兩千五百平方米,分布於隱藏的塔基和塔身。 敘事浮雕被分為十一組,環繞整座建築,總長三公里。第一組浮雕在隱藏的塔基中,其餘十組從婆羅浮屠東門開始分布於塔身的下面四層。牆上的敘事浮雕順時針分布,而迴廊上的反方向分布。

除了石頭上雕刻的佛教大千世界故事之外,婆羅浮屠還有許多佛像。雙腿交叉的佛像端坐於蓮花座上。它們分布於塔身(色界)的五層正方形和塔頂(無色界)的三層圓形上。塔身的佛像供奉於壁龕中,在欄杆的外側圍成一圈。隨著面積逐層縮小,佛像的數目也逐層遞減。塔身的第一層(最底層)有104個壁龕,第二層有104個,第三層88個,第四層72個,第五層64個,總共432尊佛像。塔頂的佛像被安放在多孔的舍利塔內,第一層(最底層)有32座舍利塔,第二層24座,第三層16座,總共72座。塔身和塔頂的佛像共計504尊,其中三百多尊被部分破壞(多數缺頭),而43尊全無蹤影。




牆上的敘事浮雕順時針分布,而迴廊上的反方向分布。
婆羅浮屠寺廟群的湖是否存在

對於婆羅浮屠寺廟群的湖的存在一度是考古學家的爭論熱點,兩個方面的觀點被提出。一種理論是,很多考古學家認為建築周圍的自然環境表明這裡不存在湖泊。

另一種理論就是1931年,一位荷蘭藝術家和印度教學者W.O.J. Nieuwenkamp提出的理論,認為婆羅浮屠起初是一朵漂浮在湖中的蓮花,認為這裡是有湖存在的。蓮花是佛教藝術中隨處可見的形象,經常作為佛陀的寶座和舍利塔的塔基。婆羅浮屠整座建築呈現一朵蓮花的形象,塔頂的三層圓台似乎象徵著蓮花瓣。2000年一項地層學、沉積物和花粉樣本的研究表明婆羅浮屠附近曾經有過湖泊。另一項研究證實,在公元13世紀和14世紀之間,婆羅浮屠應該在湖泊的岸邊。印度尼西亞最活躍的火山之一默拉皮就在婆羅浮屠的附近,它從更新世以來就一直噴發著火山灰。火山和河流塑造了婆羅浮屠周圍的環境,也影響了湖泊的充盈和乾涸。


1960年代後期,印度尼西亞政府呼籲國際社會支持佛塔的大修
遺產的修復與保護

1960年代後期,印度尼西亞政府呼籲國際社會支持佛塔的大修。197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印度尼西亞政府通過一項主要修復計劃,並於1975-1982年執行了一次徹底的修復工程。此次修復加固了地基,清理了一千四百六十片石板,分解並重新組裝塔身的五層方台,以及通過埋設管道改進排水系統。修復工程還加設了防滲透層和過濾層。這項龐大的工程僱傭了大約六百人,總共花費六百九十萬一千兩百四十三美元。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5-7 11:04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