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8-2-14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62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9107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奔馳的歲月
與石為伍已經記不得是什麼時候的過去。
奔波的歲月變成早起的習慣。
幾乎每一個星期六的清晨,不管是炎熱的夏季或是寒冷的冬天,清晨五點在南下或北上的高速公路開車,每次都懷著一個期待,期待在遙遠的石場能夠找到心目中的美石。
從初期的南田開始,最先與石友春福的雙人行到家族聚會,連颱風天剛過就瘋狂的冒雨前往,還一次幾乎淪為波臣,走了十六七趟南田,認識了更多的玩石朋友,也見識到南田圖案石之美。
之後跟家族開始征戰南北,枋山逐鹿,從海防哨到莿桐腳、從圓融道場到總部海邊,數不清的花鹿石變成記憶中的過去。家族開始前進埔里 ,沿著眉溪找尋黑膽,從牛眠橋到觀音 橋、從凌霄殿到民宿段、從昆蟲館到人止關 ,還有兩天一夜的廬山 溫泉之行,海棠過後眉溪改道,家族轉戰莎卡蘭溪及隘寮溪,依稀記得在溪床挖起黃膽的喜悅、在山溝尋尋覓覓的歡笑,到現在還在懷疑那顆58公斤的巨石是如何扛上車的。
車城的保力溪也是家族的重要據點,從水流湍急的夏季到枯水期、從溪床到附近的一些山溝,當挖起一顆顆滿意的黃龜甲,或是找到粗獷有型的鐵仙玉彩,在溪旁吃的便當變成十分的可口,那顆聳立溪邊的大荷葉,更是記憶中的地標。
國姓的龜甲享譽石界,家族的國姓聚會更吸引20幾位石友共襄盛舉,之後三五石友或是單兵作戰,踏遍十幾條溪流,從長福一號到長福橋 、從福旗巷到大旗尾、從金子坑到槍櫃、從新橋到豐埔14號、從二櫃到普陀山 、從北山坑到南港溪,白毛山 之行更是充滿刺激,每一次回憶,心中都充滿激動與感謝。
荖濃溪 是最近枯水期的最佳選擇,那溪水澎湃的時段只能在岸邊找尋跟現在直下溪床的情景,讓人無法想像。寬廣的石場更是深藏寶物,數不清的龍紋青石、龜甲及黑膽,只要勤於找尋與石有緣,經常會有意外的驚喜。
撿石的歲月換過兩部車,累積的里程早已超過十幾萬公里,家裡的成果送走一批又增加一批,不論好壞都是辛苦的代價,每一顆石頭都是我的最愛,每一顆都紀錄著一段故事,汗水與歡笑。
奔馳在高速公路的歲月,讓我對各處的景觀認識更多,也結交許多志同道合的知己,在有生之年,我還是會繼續的走下去,直到某一天在某處的石場倒下,真正的回歸塵土。
來源:老夫的石頭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