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8-5-21
- 最後登錄
- 2025-9-1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19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9361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建成出事之時,無人來救?有,但是來遲了
2020/07/01 來源:史不知味
李世民策劃這次事件雖然顯得有那麼一點倉促,但是他以有意打李建成無意,肯定也打了李建成一個措手不及。
武德九年六月之事,李世民之所以能夠取得成功,就在於李建成和李淵都沒有想到他會突然出手。
不過,他之所以在此時倉促出手,實際上又是因為李建成的步步緊逼,讓他逐漸感受到了危機。
李淵能夠登頂坐到那個位置,可以說一大半都是李世民的功勞,在這個過程中他也招攬了無數良臣猛將。
而且李世民在軍中的威望幾乎已經到了無人能及的地步,在這一點上,即便是李淵也多有不及。
也就是在京城,他的人留在了洛陽,所以當時才是只有幾個深受信任的謀士和武夫陪他留在京城而已。
可就算是這樣,李建成對他也充滿了忌憚之心。
李建成曾經想過用錢和前途來收買他的手下,只可惜效果並不好,甚至因此暴露了他迫不及待想要對付李世民的想法。
李建成曾經派人去接觸過尉遲敬德,對尉遲敬德許以好處,讓他歸順自己。
可是尉遲敬德什麼反應?
這小子不但沒有接受李建成的拉攏和收買,反倒一轉頭就把這件事告訴了李世民,這就造成了李世民的緊迫感。
李建成一計不成,又生一計。
既然收買不了你們,那我就把你們調走,讓老二那小子變成孤家寡人,我看到時候他還怎麼和我爭!
於是,李建成又開始依仗著李淵對他的支持,準備讓李淵把李世民身邊的那些心腹之人一個個調走。
當時首當其衝的就是號稱「房謀杜斷」的房玄齡和杜如晦,而房杜二人則趁此機會在背後推了李世民一把。
尉遲敬德和長孫無忌之所以會說要離開李世民,房杜之所以不搭理李世民的「召見」,實際上都是為了迫使他早做決斷。
做什麼決斷?那當然就是趁現在還沒有完全被李建成架空的時候,趕緊搶先出手拿下李建成。
所謂「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是也。
那麼李世民當時為什麼一直猶猶豫豫,直到被房杜、尉遲和長孫等人變相「威脅」的時候才出手呢?
原因其實是包括了兩個方面,一是他和李建成始終是一母同胞的兄弟,二是他在京城的實力遠不如李建成。
當然,最關鍵的原因就是實力不如人。
李世民當時在京城的實力構成是怎樣的呢?除了幾個聰明的謀士和幾個能打的武將之外,就只有800勇士。
而李建成在京城除了擁有李淵的絕對支持之外,他自己有2000長林兵和300突騎,外加李元吉的700人。
這也就意味著即便沒有算上李淵的幾萬元從禁軍,李建成直接能夠調動的人馬就已經達到了3000人。
用800人直接正面硬抗3000人?沒有勝算可言。
就算李世民的手下個個能夠以一敵四,可是一旦正面打起來了的話,李淵難道就會坐視不理了?
這顯然不可能。
所以,對於李世民而言最好的辦法根本就不是正面硬抗,而是選擇出奇制勝,用最小代價打敗李建成。
李世民在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動手的前一天,也就是六月初三,當時恰好碰上李淵找他入宮問事。
他也趁此良機在李淵面前徐晃了一槍,讓李淵根本想不到他竟然會在第二天,也就是六月初四突然動手。
當時天文學家傅奕看到「太白復經天」這一天文現象,就對李淵說,你家老二將來恐怕得當皇帝。
李淵為這事就把李世民叫到了宮裡,和他說了一些話,大概是勸他安分一些,不要再和李建成爭了。
李世民聽了之後生不生氣不知道,反正他趁機告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一狀,說他們和李淵的妃子不乾不淨。
李淵聽了之後就說,明天早朝的時候,我再好好地審問審問建成和元吉兩個人,你明天也過來旁聽。
李世民當場就滿口答應了下來,他這樣的態度,讓李淵根本就想不到他竟然會在第二天突然發動。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建成和李元吉兩個人騎著馬來到了臨湖殿,感覺到不對勁的時候才想著掉頭跑。
可是,早就已經埋伏好了的李世民又怎麼可能讓李建成逃掉?
李建成和李元吉只有兩個人,那當然就不可能會是李世民他們的對手,李建成更是當場被射殺。
一直到李建成出事了之後,他的手下才收到了消息,然後匆匆地趕來。
然而這時候已經晚了,李建成早就已經喪命了,所以他的手下雖然趕來救他,但卻無濟於事了。
當時在場的元從禁軍又一直在一邊乾瞪眼,畢竟李家三兄弟那叫神仙打架,他們幫誰不幫誰都是錯。
等到大局已定之後,那一批元從禁軍的統領,也就是雲麾將軍敬君弘,才選擇站到了李世民這一邊。
這大概就是天命吧,當時李元吉也勸過李建成不要去參加早朝了,可李建成還是毫不畏死地去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