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8-1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5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一切諸佛,未成佛之前,皆是凡夫,但因有機會見佛聞法,或親近善知識,信知佛性本具,皆得作佛之後,即發菩提心,勤求佛道。
但欲成佛道,并非一朝一夕,可能成瓣。故自從最初發心修行,直至獲得一切智的佛果,於其中間,勤修福聚,精進不懈,甚至不惜身命,
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的長時間,修習六度十度等諸波羅密,於一一劫中,所捨的頭目手足,實非數字可能表達,故說:「捨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頭目手足」。
其修行時間之長,捨身命之多,猶如心地觀經中所說:佛於往昔,作雪山童子,為求半偈而捨身;為薩埵王子,捨身救虎;為六牙象王,
自投獵者;作圓滿福智王,施捨眼晴;為金色鹿王,捨身求道;作慈力王,施五夜叉;作莊嚴王,施妻無咎;為最上身菩薩,曾施頭目髓腦,如是一切,難行苦行,廣如菩薩本行經所說。
「圓滿種種波羅密門」,是指六度、十度,以及八萬四千波羅密,悉皆究竟圓滿。菩薩從種種波羅密門之行門,證入住、行、向、地、等覺諸位,
乃至究竟圓滿佛果一切種智,謂之:「證入種種菩薩智地」。圓滿種種波羅密門,是福德具足;證入種種菩薩智地,是智慧具足。福德智慧,
皆圓滿具足,故能「成就諸佛無上菩提」。無上菩提,即是一切種智,圓證佛果三德,圓具佛果三身,二果中屬於智果。
「般涅槃」,即是入涅槃。大般涅槃經言;「如來法身,非是涅槃,若但般若,亦非涅槃,但是解脫,亦非涅槃,我今為眾生故,安住如是三法,入於涅槃。」可知住於法身、般若、解脫三德秘藏,受用常樂我淨,即名般涅槃,非一定要入滅,方名涅槃。二果中,屬於斷德,今言分佈舍利,即是入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