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8-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5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此結成菩薩,應該恆順眾生的理由。阿耨多羅,譯無上,三藐譯正等,三菩提譯正覺,合言:「無上正等正覺」,即是佛果菩提。
何以諸佛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的智慧花果呢?因為諸佛菩薩,大智照物,自他無隔,運用同體大悲,
視眾生為心中眾生,眾生的苦樂,等如自己的苦樂。當眾生苦惱時,積極拯救,難行能行,難忍能忍,但求一切眾生得離苦,
不為一己求安樂;當眾生究竟離苦得樂,趣向菩提時,自己亦圓滿菩提,歸無所得。故言:「若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然則,諸佛菩薩所證的菩提,應該是屬於眾生,若無眾生,菩薩將不會「觀眾生苦,發菩提心。」若然不發菩提心,行菩薩道,饒益眾生,
就無法成就六度萬行的因華,結成無上菩提的果實,所以說:「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
善男子,汝於此義,應如是解,以於眾生,心平等故,則能成就圓滿大悲,以大悲心,隨順眾生故,則能成就供養如來。
此是結示令知。「此義」,指前文所說,恆順眾生,及重重徵釋,反覆說明,應該恆順眾生的義理。「應如是解」,是勸諭善財童子,
及一切菩薩,應該如前文所說,認識理解恆順眾生的意義,而於諸眾生不分彼此,不分高下,不分貴賤,恆以平等之心,恭敬供養,尊重承事。
「則能成就圓滿大悲」,即等如實行法供養如來。因此「以大悲心,隨順眾生故,能成就供養如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