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8-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5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古人云:「不讀華嚴,不知佛家富貴。」換句話說,不讀華嚴,不曉得成佛的好處。知道成佛的好處,那就非成佛不可了。
對於佛法修學,它是一部非常重要的經典。我對於淨土宗的信仰,是從華嚴經得來的。早年,我的老師李炳南居士專弘淨土。
我對於講經非常有興趣,對於念佛的興趣不太濃厚。老師勉勵我:「自古以來,多少祖師大德都修學念佛法門,你不妨試試看。
縱然不能成就,從前那麼多人都上當了,我們上一次當也無所謂!」老師這番話真是苦口婆心。當年,我對於淨土宗認識不徹底,信心生不起來。
直到民國六十年,我開始講華嚴經,講了十七年。突然有一天,我想到一個問題:華嚴會上,普賢是長子,文殊是庶男,兩位等覺菩薩作毗盧遮那佛的助手,
他們修什麼法門呢?原來這兩位菩薩是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這個發現,使我非常驚訝。再者,善財童子修的也是念佛法門。
華嚴到最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我在華嚴會上把這個事情搞清楚了,對於淨宗才產生真正的信心。華嚴經對我有很大的恩德。
這一次報告的是四十華嚴最後的一卷。這一卷經在整個華嚴經裡非常重要,清涼大師稱它作「華嚴關鍵」;華嚴修學的綱領,
全在這一卷中,也是整部經的總結論。清涼大師把這一卷提出來別行流通。念這一卷,等於讀了全經。這一卷經最好的註解是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疏是清涼大師註經,鈔是宗密大師註解疏的。清涼大師註解簡單有深度,其學生宗密唯恐後學研讀有困難,
再詳細重註一次。此次講題是「普賢菩薩行願的啟示」,不照經文一句一句講,只把大意作詳盡的報告。 |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