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95|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傳奇故事] 大明崑曲作家王濟 竟是僧人轉世?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生活智慧王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0-7-31 13:17:2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大明崑曲作家王濟 竟是僧人轉世?

明代王濟,字伯雨,號雨舟,晚號白鐵道人,是位崑曲作家,也是一位跨界多元的人才。由王濟創作的《連環記》,取材自《三國演義》中貂蟬的傳奇故事,至今仍是崑曲舞台上的保留劇目,甚至戲曲界有人說:「不唱《連環記》,不謂識崑曲。」

王濟不吝錢財,四處收購名人字畫、書籍、古董,成為當時蘇浙一代有名的收藏家。王濟修建的園林,有一處專用來藏書,名為寶峴樓。王濟和文人墨客吟詠唱和,常從藏書閣取出秦漢以來的書法繪畫藝術珍品,供大家欣賞。當時的大明才子祝枝山、文徵明等名人都和王濟頗有交情。

王濟曾經出仕官場,官至廣西橫州通判,為官清廉深得民心,後因母親年邁,他辭官回家照顧母親。王濟父母過世後,留給他巨額的家產。他出資修建園林、捐助佛寺,也贈予親友、接濟窮人。

老僧勸善  王父造橋濟民

一天,王濟到友人董澐家中做客,親口講述了自己的傳奇來歷。董澐的兒子董榖將此事記錄在《碧里雜存》中,人們方才知道,這位大明才子的前世和佛家還很有緣呢!

據王濟所說,他的父親王英生前是當地的富翁,生性吝嗇,成家後一直沒有兒子。

王家住宅的旁邊臨近大街市,街市附近有條河,河上原本有一座橋,因為年久失修,已經無法使用。

有一天,一位老僧來王家化緣,懇請王英捐錢修橋。王英一連幾次拒絕,但老僧還是堅持請王英捐錢修橋。王英說:「你去街市上化緣募捐吧,就說是由我提倡的。」老僧還是不肯離去,執意要王英以一人之力做成這件事。

王英見僧人誠摯懇請,最終答應花費百兩白銀為眾人修橋。行人往來四方,有了橋,行路方便了許多。同時,王英又在橋的旁邊修了一個亭台屋舍,供老僧在裡面居住。王英見他遵守佛門戒律,生活清苦有節,就常常過來和僧人談笑,倆人相處融洽,竟也成了摯友。

奇夢警醒夢中人 老僧轉世為麟兒

十年之後,王英的夫人有了身孕。夫人即將分娩的一天夜晚,王英夢見老僧踉踉蹌蹌走入夫人的閨房中,王英見狀大怒,就想去驅趕老僧,就這樣忽然驚醒。這時,王英聽見夫人房中傳來新生兒的哭聲。家僕報喜,說夫人生了一個麟兒,全家歡喜不已。

翌日清晨,有人來報,說橋旁的老僧昨夜已經坐化了,王英聽後心中大驚,原來自己的兒子就是老僧轉世啊!王英體悟到自己因修橋濟民,善待僧人,才有了這個兒子,就取修橋濟民的涵義,為兒子取名「王濟」。

王濟一生樂善好施,或許因他知道自己的前生是僧人,所以他慷慨捐僧家財,供養佛門僧眾。明朝《烏青鎮志》中稱,王濟是一位富而有德、樂善好施的人。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8 08:36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