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0-1-4
- 最後登錄
- 2025-1-1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905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3255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普渡的經濟效益
今年世界各國因「疫情」而造成經濟蕭條,台灣也不例外,所以政府為了促進經濟活絡(以內需市場為主要考量)而啟動振興方案,其中的「三倍卷」就是為了活化內需經濟。那麼台灣每年的農曆七月許多宮廟或是單位團體家庭幾乎都會辦理普度法會(大或小規模),而「普渡法會」所需的供品(物品)採購都是非常龐大的,因而帶動了消費,促使內需經濟活絡與循環,許多人由此受惠,這何嘗不是另一種對社會貢獻的方式!普渡結束後廟方和眾善信士們將供品(許多是民生用品)發放給社會弱勢家庭或社福團體,減輕了許多弱勢家庭的負擔,這又再次印證普渡「善念」的精神。
普度在道教教義中最本質的東西—積德行善,追求的是陰陽和諧。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實質就是一個「善」字。可以這麼說,道教歷時近兩千年而還有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善」就是它的支撐點。同時彰顯了最優秀的傳統美德—大道至孝。用這種特殊的方式追思祖先和已故的親友。
(台灣道教總廟 玄義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