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6-24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368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50037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授予道士的內籙和授予信士的外籙有什麼區別?
隨著龍虎山授籙活動的恢復、開展,授籙教制不斷規範、完善,這一古老的儀式為當今道教正一派的傳承、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同時,道教的授籙制度也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然而,“籙”究竟是什麼?內籙和外籙究竟有什麼區別,很多或許都不清楚,甚至還將籙與符混淆不分。那麼,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籙,又名法籙、經籙、秘籙、寶籙等,名雖不同,詞義的差別不大。其字義約等同“錄”,指記錄神仙名諱、形象、神咒、部屬將吏、符圖、經文等內容的文書或簿籍。
問題1:授籙有什麼用處?
答:據《正一修真略儀》載,授籙之後可以“檢劾三界官屬”、“鑒騭罪福,考明功過”;可以“詔令天地萬靈,隨功役使”;可以“從俗登真,永保生道”、“不為下鬼,輪轉不滅,與道有緣”。
《雲笈七簽•明正一籙第三》載:“籙者,戒錄情性,止塞愆非,制斷惡根,發生道業,從凡入聖,自始及終,先從戒籙,然後登真”、“籙三天妙氣十方神仙靈官名號,與奉道之人修行”;“生無道位,死為下鬼”。
《三洞修道儀》載:“授正一籙後,方可以為人章醮,為帝王封署山嶽,辟召妖毒,朝拜星辰”。
從以上三條引文來看,籙的主要內涵和基本功能有四:
一是進入道門,授予道位,從凡入聖,從俗登真;
二是授籙以後,有將吏保命護體,赦免以往愆非,去惡從善;
三是可以召遣役使籙中官將功曹,可為人行法建醮;
四是授籙之後,還要注重持戒和堅持修行。
有以上四點作為基礎,就可以對道教內籙與外籙作一個初步的分別和界定。四點都具備的,屬於內籙,即授予道士之籙,既有保身護體的功能,又能行法濟世利人;而僅具備前兩點功能的,則屬外籙,即授予信眾之籙,旦夕崇奉,保身寧家。
然而,在古代內、外籙的分別不是絕對的,以是否持戒和修行為標準,內、外籙還存在一定的概念轉換。據劉仲宇教授的考證,道教籙分內外可以上溯到太上授予祖天師《正一盟威籙》時期,該籙的前三階即一將軍籙到一百五十將軍籙,俱屬外籙。
問題2:內籙和外籙如何界定,有什麼區別?
答:從大的範疇去辨析,內籙指授予道士之籙,有神將護體,可以召神遣將,行法濟世;外籙指授予信士之籙,種類繁多,功能各異,但不外乎延生益壽、保身護體、甯國保家等。內、外籙的界定和區別,前文已經多次述及,但二者之間仍有進一步厘清的空間。依據有二:
一是《正一修真略儀》載:“世人受道經戒,佩服籙文,縱未能次第依法修行,亦已不為下鬼,輪轉不滅,與道有緣,而況親行之乎?功用淺深,不離於己,不可預說。”這句話已經講得很清楚,也很重要,是否“次第依法修行”,是判斷內籙、外籙的重要標準。
二是各階外籙特性不同,有的外籙如《真武籙》、《伏魔籙》、《玄壇籙》等,兼有一定內籙功能,介於內、外籙之間。因此,外籙又可細分,以下為論述方便,兼具二者功能稱為“特殊外籙”,其餘《血湖籙》、《童子籙》、《文昌籙》等稱“普通外籙”。
那麼,現有之經籙名目(參照《天皇至道太清玉冊》、《崆峒問答》、《經籙原序》),按當前五階法籙的授籙教制,結合各籙實際內容,按內籙、特殊外籙、普通外籙三類:
內籙:都功、盟威、五雷、大洞、三洞;
特殊外籙:北斗、玄女斬邪、華蓋、中盟、伏魔、三官、真武、玄壇、遷山九牛、魯班、升真、紫虛、洞淵、紫微、周天、八寶、升神、天醫、趙侯、神霄四籙等;
普通外籙:童子、延生、解五音咒詛、文昌、祈嗣、血湖、九真妙戒、觀音、預修大黃、東嶽、拔亡、查考、二十八宿、自然、金橋、解相刑六害、生天等。
在這個分類基礎上,以是否“次第依法修行”為判定標準,內、外籙還存在著一定的概念轉換,因此可以進一步細化分類。
1、已受內籙,“次第依法修行”,則為名實相符的內籙;
2、已受內籙,沒有“次第依法修行”,則雖受內籙,實際發揮的僅是外籙的功能;
3、已受特殊外籙,“次第依法修行”,其實質已然是內籙;
4、已受特殊外籙,沒有“次第依法修行”,則為名實相符的外籙;
5、普通外籙。
綜上,嚴格意義上說,把“籙”分為內籙和外籙稍過於簡單。至於受籙以後如何修行,《正一修真略儀》說“修行之要,在於服氣,若五氣大全,則神真咸備”。而服氣之要,首先要做到“不負四大,無虧五常”,如能“守真存氣,躡紀升綱,勿犯五常,勿亂精神,勿穢觸臓府,勿履雜處,精思齋室,日日為常”,“勤修五年或七年九年”,則有成就。
問題3:女人和外國人可以受籙嗎?
答:《正一法文太上外籙儀》指出,“五種女人”(指未嫁女、出家女、出嫁女、寡婦、歸居女)和“下人四夷(指為奴為僕之人和外族人、外國人)”均可以“受要籙”。
大道慈悲,正是體現了在大道之前,社會平等與民族平等的理念。道教向信眾授予外籙的做法,正體現了道化無方、無量度人的精神。
據悉,為弘揚道教文化,正本清源,廣度賢士,2017年6月10日至13日(農曆五月十六至十九日)“天師廟會”期間在龍虎山嗣漢天師府將啟建“祈福迎祥敬天拜祖奏授寶籙(文昌)醮儀”,以此滿足廣大善信、厚德之君的需求。
(本文主要依據龍虎山天師府孔祥毓道長在首屆中國(吉林市)道教文化藝術周專題“北極鎮天•萬類咸亨”真武論壇的論文《道教外籙文化初探——以<太上玄天真武無上將軍籙>為例》編輯,有刪節,圖片來自網路)
來源:保庇NOW
|
|